周巖
摘 要 近年來,關于如何加強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使用的效率性及安全性,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固定資產是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物質基礎和財力保障。而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出現一些固定資產管理混亂、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開展產生不利影響,也是對固定資產的一種浪費。作為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就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使用的效率性、安全性,提出筆者在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 問題 對策
作為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要運用現代化管理工具去管理好固定資產,改變原傳統的管理模式,采用計算機管理固定資產。將固定資產分類為:房屋及建筑;專用設備;通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同時,做好分類編號工作,并隨時記錄固定資產的變化情況,使之掌握固定資產增減變化。
固定資產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管理的內容之一,也是行政事業單位的重點工作。隨著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和現代國家治理的需要,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保障單位業務穩健、高效地運行。
一、目前基層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從現有的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來看,雖已實施限額以上購進進行政府采購,公開招標,杜絕了在“購”上的一些漏洞,但在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效率性”方面。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普遍存在“重購建輕管理”的現象,單位通過政府采購購買的固定資產,實際上使用效率并不高,存在超編配置現象。例如,單位購置的資產超過了使用人數,造成部分固定資產閑置,長期在庫房積壓,從而未體現固定資產的有用性。另外,部分資產利用率不高,單位只要購買一至二臺即可,不需要一下購買四、五臺。例如,文件裝訂機,每個單位只需購買一、二臺集中使用,就可以滿足使用,多余的只能造成閑置,甚至浪費。還有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處置、出租出借以及調撥和報廢等方面管理不規范,這些環節都極易造成固定資產的浪費和流失,使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不高。
二是“安全性”方面。單位負責人、固定資產保管員、各部門的固定資產負責人管理意識淡薄,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隨意性較大,責任不明確,想買就買,想賣就賣,被挪用、貪污、盜竊、違規處置的風險偏高,使固定資產安全性能低下。并且,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能落實,長期不對固定資產進行摸底清查,對自己的“家底”糊里糊涂,造成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由于不能及時清查,部分固定資產被私人長期挪為他用,甚至出現丟失等現象,這樣固定資產的“安全性”也難以得到保障。有些單位固定資產日常維護保養不夠,造成固定資產的提前報廢,責任劃分不清,從而出現固定資產應用未用的現象。
二、解決固定資產使用效率性、安全性問題的對策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切實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的效率性、安全性,首先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宣傳工作,堅持統一政策、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物盡其用的原則。要讓單位負責人、固定資產保管員、各部門的固定資產負責人充分認識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加強固定資產配置的科學性,進一步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一是要制定固定資產的保管制度,做到專人管理,調配使用。作為基層的行政事業單位,一定要制定固定資產保管制度,嚴格按制度執行,不能視制度為一紙空文。單位固定資產統一由固定資產保管員進行管理,根據各部門需要統一調配使用。日常辦公用品必須通過固定資產保管員領取或借用,一律不得私自挪用。各部門需調用或退回固定資產時,要嚴格辦理固定資產相關手續,并在固定資產進、出登記本簽字。凡借用固定資產者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辦理借用手續,并及時保證固定資產的收回。固定資產保管員對于庫房保管的固定資產要及時清理,保持庫房的整潔。
二是要建立并完善固定資產的清查制度,做到賬實相符,程序完備。及時建立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臺賬等,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固定資產的安全,要本著對固定資產細、實、嚴的原則,建立完善固定資產清查制度。固定資產保管員、財務人員每年要對單位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清查,保證固定資產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在清查中,如果有盤盈或盤虧資產,調查原因,確認固定資產為盤盈資產后,按規定程序及時入賬,如經筆者單位清查,發現有部分捐贈的資產未及時入賬28900元,其中,家具用具類5900元,電子計算機及外圍設備23000元。發現因非正常原因造成固定資產報廢的資產10620元,及時向國有資產部門上報,并追查其有關責任人,作出必要的賠償,盡量把固定資產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清查中,筆者單位符合固定資產報損的共計94167.69元,因固定資產因使用年限長、確定已不能正常使用的,已按規定做好固定資產的報損工作。
三是要有合理配置固定資產機制,做到摸清家底,及時配置。根據全面清查工作,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使用狀況、配置情況,這樣才能確保固定資產使用的效率性、安全性。對于確需報損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報損表由單位負責人簽字后,及時上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經批準后方可處置,絕不能未經批準擅自變賣或廢棄。只有通過固定資產的清查,才能全面掌握單位固定資產的情況,使固定資產能夠進行合理配置。各部門需購置固定資產的,必須提前申請,辦公室作出統計,在單位會議通過后,列入下年預算,并報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復后,再報政府采購部門,由政府采購辦統一采購。
四是建立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制度,做到獎懲分明,適當激勵。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通過建立相應的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制度,確保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性、安全性。對于存在固定資產配置不合理、固定資產損失浪費、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的單位,要進行一定的懲罰。例如,通報批評、取消年終優秀評定、追究其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責任等。對固定資產管理好的單位應給予通報表揚,并在固定資產配置中優先考慮。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基層單位,通過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建立的資產管理制度實施盤點情況的檢查,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幫助和指導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好固定資產,創造最大的社會效益。
總之,建立、執行好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是管理好固定資產的保障。實踐證明,只有用制度管物,用制度加強管理人員的責任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管理者,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負責人員要不斷學習業務,提高自身素質。在認清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科學性的前提下,通過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制度,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性、安全性落實到具體的人。做到責任明確,層層分解,使單位全體人員都有責任,共同為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維護固定資產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為奎屯市房地產管理事業局)
參考文獻
[1]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編委會組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3:1-251.
[2] 財政部會計司.《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講座[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