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摘 要:教師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在愛中體會幸福、感受責任。
關鍵詞:愛心;幸福;情感
什么是愛?什么是責任?在我看來,愛與責任是一種無聲的諾言。十幾年的教學歷程,也讓我深深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里沒有血緣的紐帶,沒有生活在一起的相濡以沫,有的只是日?,崿嵥樗榈碾u毛蒜皮之事。
一、有愛就不計較
一個人的成長要經歷學前班、小學、中學、大學等學習過程,接受的教育不是哪一位教師的教育,而是教師群體的教育,同時接受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養。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得益于學校教師群體等教育合力作用的充分發揮,得益于教師的辛勤勞動,也得益于教師的無私奉獻。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不論在講臺一線還是后勤都要熱愛教育事業,自覺投身于素質教育,勇挑重擔,同時也需要螺絲釘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就干好一行,不計個人利益,大局為重,甘當平凡的螺絲釘。
二、有愛才能做好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焙捌粕ぷ硬蝗缱龀鰳幼印=處煈撛跐撘颇杏绊憣W生。因此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比如要求學生做到物品放整齊,人走凳桌下、不亂扔紙屑等自己首先做到;衛生大掃除中我和學生一起干;隨手揀起地上的一片紙;上課從不遲到、早退等。我堅持每天早晨與學生一起晨練,利用課間、午間找學生談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在學習、生活上關心幫助學生。
我已為人母,所以我更能體會當父母的心,都希望教師多關注自己的孩子,讓他健康成長。實際上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出一個奇跡;教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任何一個學生都不想成為差生,誰不想受到別人的夸獎和稱贊呢?對學生中的弱者,我們不要歧視,而是應付出更多的愛。
三、有愛才有幸福
常常有人問“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我們應該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蘇聯教育家捷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弊鳛橐粋€教師,不但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思想健康、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教師要用真心去發現學生的需求,用愛心去化解學生的矛盾與痛苦,讓他們體會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去愛他們。我們所給予他們的不能只是數字化的知識,更要是一種能力,一種終身學習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操守;更是一種意識,一種愛的意識、責任的意識!
教師的愛都表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這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形象,同時潤入學生的心田。在他們的感動里我收獲著別樣的幸福:在教學工作中,當我受到學生的愛戴,做出自己的一點小貢獻時,我感到很幸福。在課堂教學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我感到幸福。
于是我在責任的砝碼上再次加重。就讓我把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穿越荊棘,彌漫花香,撒播在堅定的教師生涯!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一三三團一中)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