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
摘 要:在新課標要求下,高中數學與初中相比,在教學內容、要求、教法、學法、思維層次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高一數學教學過程中做好與初中數學的銜接,是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脫節;銜接;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進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學生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高一的學生普遍覺得高中數學無論是學習方法還是知識難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何做好高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幫助學生平穩地度過高一這個關鍵時期,就成為高一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下面是我對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的認識以及教學中的心得。
一、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的差異
首先,是初高中數學知識上存在脫節問題。在初中的教學中一些知識點已經刪除或弱化,但在高中的教學中仍然應用,這就使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時遇到很大問題。
其次,是知識內容整體數量劇增。初中數學知識少、淺、易,因此課堂進度慢,教師對重、難點反復強調,各種題型的解法,學生也有足夠的時間鞏固。高中數學知識廣泛,知識點驟增,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信息的量與初中相比增加了許多,輔助練習、消化的課時相應的減少了。不少學生反映高中數學是“上課如聽天書,做題一片茫然”。因此,剛入學的學生很難適應高中數學的快節奏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信心,影響了數學成績的提高。
二、處理好“教學銜接”的措施
高中數學教學中要突出四大能力的培養以及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是高中數學的重要特色,“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教師在教學時一直努力貫徹這一思想。雖然在初中教學中這些思想也有所體現,但教師并沒有具體提出,可這些思想方法是在高考大綱中明確要求的。高中數學老師應在學生入學時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的特點,在學生第一天上課時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由初中數學到高中數學的平穩過渡。
同時,教師要做好“銜接點”內容的教學。如,在講解函數的概念時,初中重點強調了變量,而高中引入了映射這一更為抽象的概念,教師要理解這兩種觀點的優缺點,用大量的實例建立映射概念,強化符號的意義。
另一方面,教師要做好學法的銜接教學。高中教學應把學習方法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初中學生主要以模仿教師思維做題為主,在高中雖然也有模仿做題和推理,但是隨著知識內容的擴充和難度的增大,一味模仿做題是不夠的,近年來高考題中探究題和開放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不要讓初中形成的思維定式封閉了學生的豐富的創造精神。
總之,高一是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的關鍵階段,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心理素質,同時也要注重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從聽懂一節課,掌握一種數學方法,解出一道數學難題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只有以學生為中心,才能制訂有效的措施,有效地遏制高一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從而全面提高高一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以俊.中外實用教學方法手冊.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10.
[2]周小山.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思路與教學模式.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07.
(作者單位 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第四高級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