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婧
摘 要:在全國技工院校進行示范校建設的大環境下,在倡導工學結合一體化教育理念的新型課程模式下,技工院校也在不斷推進文化課程的改革,尋求一條適合技工院校校情的文化課改革路線是每個文化課教師的心愿和任務。
關鍵詞:通用職業能力素養;文化課改革;校園文化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技工院校教育的重視,全國示范校的建設,工學一體教育理念的推廣,技工院校的文化課程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如何探索一條適合技工院校校情的改革路線成為擺在教師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帶著這樣的問題,筆者來到我國技工教育最為發達的廣州,對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進行了近距離接觸,希望對課改有所啟發。廣州工貿以其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的改革聞名全國,他們把除了專業課程以外的所有文化課融合成了一門通用職業能力素養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德育、體育以及一些拓展課程)。
一直以來通用職業素質課程在技工院校的教學中就是配菜,可有可無。但筆者在參觀廣州工貿學校的成果展示館的時候,其中有一塊版面上寫著:
a.所培養的技能人才面向什么類型的企業就業;
b.所培養的技能人才面向企業的哪些崗位群工作;
c.所培養的技能人才在工作崗位上能勝任哪些工作任務;
d.所培養的技能人才在完成工作認為的過程中應具備什么樣的職業素質。
當時講解員說,來參觀的兄弟院校都覺得這塊版面應該修改一下,最后一條應該放在第一位。為什么呢?因為越來越多的技校教育工作者認識到企業在招聘工程中已經把應聘者的綜合素養排在第一位,包括職業道德、為人處世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以及其他一些與職業相關的附加能力,專業技能反而排在后面。企業認為三個月就能培養一個熟練工,但三個月無法培養一個員工的綜合素養,這個過程對于企業所消耗的成本將會是巨大的。所以,這就要求技工院校在三年的學校生活中用優秀的校園文化、優良的文化課師資力量來熏陶和培養我們的學生。這一點對于學生以后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文化課和專業課應兩條腿走路,缺了哪條都是跛子,都無法快速前進。
廣州工貿技師學院自上而下,對通用職業素質課程進行了總體部署——就是我們所說的頂層設計。首先,確定課程的基本理念——學會做人與學會做事并重、通用能力與專業能力對接、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趨同。其次,構建課程路徑——企業調研、課程框架、課程方案、課程資源、課程實施。在一系列科學系統的理念改革下,廣州工貿對課本進行徹底改革,把希望學生習得的能力轉化成一個個典型學習任務,把所需要的文化知識進行了大膽糅合,再將每個學習任務分為小任務,最后由教師做出適合課堂使用的小方案。筆者聽了廣東省教學能手羅家慧老師的《溝通表達》課。這門課程通過整合后把這一學期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分成了四個大任務。其中一個就是職業素質養成主題辯論,圍繞這一大任務又有了五項小任務:(1)了解肢體語言的含義,懂得溝通禮儀的內容和原則,掌握職場禮儀;(2)圍繞職業素質養成話題進行即席發言,掌握即席發言的技巧;(3)掌握與上級、同事、客戶溝通的原則和技巧;(4)了解辯論流程,能運用辯論的方法和技巧進行辯論;(5)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提高職業溝通水平。羅老師這一課中的目標是第二條即席發言的技巧。她把這一任務做了一個詳細的教學小方案,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完成了講學任務,效果明顯,學生基本沒有睡覺或者其他不好的情況發生。學生學得有興趣,教師教得不費力,這就得益于教材系統的完美整合和教師教學法的變革。
如今,90后畢業生逐漸進入就業市場,他們提出的“對口就業、優質就業、終生就業”的訴求越來越強烈,他們不再僅限于有一份維持生計的職業,更要求有一份能促其成長、有職業生涯發展前景的職業,要求就業單位能為其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如何滿足市場需要,滿足學生訴求,是值得我們這些教師所深思的。也是我們把學校辦好的基本點,同時也是通用職業能力素養課程改革的基本點。
我們所有的專家和老師們已經逐步意識意識到這個問題,企業更加重視員工的非智力因素。例如,行為習慣、品行修養、文明禮貌、法制意識、心理健康、溝通能力、團隊精神、自我學習能力等。而從廣義上講,在漫長的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涯中,這些因素已經對一個社會人和職業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不單單是技能。
這些給予了我們對通用職業能力課程改革的一些新思路。比如,首先,我們可以在新學期開學時對新學生進行入學思想教育,主要就是把我們的這些優秀的校園文化讓學生一進學校就能有所感受,如,愛國愛校、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等,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有所了解,明白通用職業能力素養的含義和重要性,為自己確立日后奮斗的目標;其次,是上好第一節課的活動,讓新生認識這門課的重要性,讓學生喜歡上老師;最后,還可以對三年級的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引導學生逐步思考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全國技工院校示范校的建設極大地推進了技工院校課程體制改革以及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提高認識,努力推進通用職業能力素養在技工院校中的改革和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城技師學院)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