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艷杰
計算是中考必考內容,主要題型有根據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計算。
根據化學式計算約占3~4分,主要考查的題型有:(1)計算相對分子質量;(2)計算各元素的質量比;(3)計算某元素的質量分數;(4)由化合物的質量,計算某元素的質量。考點較為簡單,這里不作詳細分析。
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約占6~7分,主要考查酸堿鹽之間的反應,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等知識點。在近幾年的中考中,又分為文字敘述題,表格題和圖像題。難易適度,層次清晰,既能考查學生的基本素養,又有一定的甄別選拔功能。
一、文字敘述類計算題
如,2010年38題:實驗室有一瓶存放時間過長的氫氧化鈉,一部分已轉化成碳酸鈉。現需用該藥品配制氫氧化鈉溶液。取50 g該藥品,溶于200 mL水中(密度為1g/cm3),然后慢慢滴加7.4%的澄清石灰水,當用去100 g澄清石灰水時,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計算:(1)50 g該藥品中碳酸鈉的質量;(2)濾出沉淀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精確到0.01%)。
通過對題目的閱讀,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接著找出能帶入計算的數據,這道題目給出了5個數據,遇到這種情況,學生會出現不知道該用哪個數據來計算的問題。應特別強調帶入計算的數據必須是參加反應的純凈物的質量。
如,在此題當中,由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可得到溶質Ca(OH)2的質量,從而計算未知量Na2CO3的質量。在計算溶質質量分數時,沉淀、雜質等不能算作溶液的一部分。
二、表格類計算題
拿到表格類計算題,首先是通過審題找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接著觀察已知信息,表格題一般是分幾次進行實驗,因而需要一組一組進行分析。如,2009年中考40題:某化工廠用氨堿法生產的純堿產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包裝袋上注明:碳酸鈉≥96%。為測定該產品中含碳酸鈉的質量分數,進行了以下實驗:取12.0 g純堿樣品放入燒杯,稱得燒杯及純堿樣品的總質量為158.0 g,再把100 g稀鹽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樣品中,每次均充分反應。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請你據此分析計算:
(1)第一次加入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g?
(2)產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是否合格?
第一組數據中,25 g和181.2 g都不是純凈物的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減少的質量即為生成的CO2的質量,m(CO2)=158+25-181.2=1.8 g,其余3組也依次計算,可得CO2最多產生4.4 g。從而通過CO2的質量,得出Na2CO3的質量,進而得出Na2CO3的質量分數,最后與題目中數據對比,得出是否合格的結論。
解:算出樣品完全反應時,產生CO2的質量為4.4 g
設生成4.4 gCO2,需碳酸鈉的質量為x
∵96%>88.3% ∴該產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不合格。
三、圖像類計算題
圖像類計算題除考查溶液、酸堿鹽的知識外,還考查學生對圖像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及信息的運用能力,要求高,靈活性強。根據圖像中曲線走勢可以分為上升型圖像、下降型圖像和起點不在原點型圖像。我市2011和2013年考查的都為上升型圖像,現對2013年計算題進行分析:將含有可溶性雜質的某氯化鈉樣品3 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入200 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AgNO3溶液(雜質不與AgNO3反應)。生成沉淀的質量與滴入AgNO3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試計算:
(1)恰好完全反應時,沉淀質量為多少克?
(2)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是多少克?
(3)硝酸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這類計算題:首先,觀察坐標代表的含義。其次,分析圖像的起點、終點、折點的含義。再次,綜合題目文字信息寫出相關方程式。最后,綜合分析確定已知量,求解未知量。
由圖可知,沉淀質量5.74 g,寫化學方程式,由沉淀質量算出NaCl及AgNO3的質量,最終求得AgNO3溶液的質量分數。
解:設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為x,硝酸銀的質量為y
銷酸銀溶液中硝酸銀的質量分數為■×100%=6.8%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六十六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