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獲得成功的教育和良好的學習效果,體育教學的基礎就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指導思想上。要使學生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就必須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為了真正體現體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我們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1~2項以上體育愛好和特長,通過愛好、特長,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樂學、愛學,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體育知識、技能與健身方法。“一主自選”體育教學模式就是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在體育教學中得到體現,使素質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實施,使終身體育得以實現。
一、概念分析
“一主自選”教學是指在設定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進行的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和學生自由選擇項目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一主”是指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教材,由教師組織教學。“自選”是指課堂的部分時間安排給學生,讓學生在規定的活動區域和時間內,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交友狀況等隨意選擇運動場地、項目、器材和伙伴,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其活動內容可以選擇教師推薦的參考內容,也可以是學生自發的創造性活動,每項活動時間不限,人員自主,方法自定,由學生參與管理。
二、模式結構
準備活動(8′)—主教材教學(16′)—自由選擇項目活動(16′)—結束(5′)。(時間可以適當調整)
三、操作要點
1.合理確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注重培養學生思維活動能力和創造力;加強體育知識的宣傳、指導,營造體育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樂于參與體育活動,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助等品質。
2.主教材的教學安排教師必須根據教材重、難點采用有效的方法組織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掌握主教材。
3.安排自選教材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地自由選擇活動,注意從本地、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因材施教,注意鼓勵特殊體型學生和女生克服惰性,積極參加適宜的健身活動。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選項目的引導和指導,師生共同發掘、創造活動項目,鼓勵創新。
4.自選項目,教師要明確學生活動范圍并推薦(或指定)2~4項供學生自由選擇的活動項目,以學生感興趣的球類項目為主,要提供一定的活動條件,學生應在教師可以顧及的范圍內活動,學生的自發性活動要有益身心健康。同時,要求每名學生必須選擇一個項目參加活動,不得在課堂上亂跑、亂竄,否則應給予批評教育。
5.自選項目活動應注重體育骨干的培養和運用,課前體育委員和各活動組組長必須安排好本課活動的場地器材,活動時組長負責組織活動,課后負責收還器材。若不充分發揮體育骨干的作用,由學生參與課堂管理,自選項目活動時會出現無組織的“放羊”現象。
6.教育學生注意活動安全,掌握一些自我保護和應急的方法與措施,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教育學生活動時不得故意影響他人活動,做危險動作等,否則應取消其活動資格,并給予批評教育。
總之,采用“一主自選”體育教育模式上課,關鍵是安排好自選教材的組織教學,讓每個學生在體育課上都真正動起來,使課上得活而不亂,亂而有序,使素質教育在體育課上得以真正實施。該教學模式還處于嘗試階段,還需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
作者簡介:孫學軍(1972-),男,漢族,江蘇揚州人,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