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述道
一、什么是教師的專業自主成長
什么是教師的專業自主成長?它與教師專業發展有怎樣的關系?根據西方學者的研究,“教師專業發展”這一概念有兩個基本含義:一是指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二是指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過程(教師教育)。前者強調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性的提高,后者則強調教師群體的、外在的專業性的提升,本文中提到的“教師專業自主成長”指前者,強調教師個體的主動專業化,其本質上是個體追求成長的歷程,是教師的態度、價值、信念、知識技能和種種行為表現不斷調整、修正、重新審視、評估、接受挑戰和考驗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自主是教師成長的內驅力。成長是自我喚醒的過程,是主體內部呈現出的自發的主動的運動狀態。在沒有外在行政命令和群體意識的情況下,教師有自身的、內在的發展意識,通過自我反思、自我設計,實現自我專業成長和自我更新。這種成長源于教師職業生涯的內在需求,因而是一種主動的發展,是“我要發展”,而不是“要我發展”。李鎮西老師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位教師要想成為學生愛戴、同行尊重、富有智慧、激情四射、人格魅力無窮的老師,就必須要有強烈的成才意識和執著的追求。專業成長只有來自于教師的內心,教師才會真正地發展,任何外力的強求與促使,沒有引起內部的共鳴與改變,都是徒勞的。因而,教師的發展首先是觀念上的自覺發展,其次是行動上的自主成長。“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育己”,其核心就是教師的自主成長。
二、教師的專業自主成長的目標是什么
教師的自主成長過程,是教師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80.28%的教師自身發展的目的是追求自我完善、個人價值的實現。
教師的專業自主成長是優秀教師的發展之路。十六中的楊霞校長是全國先進教師及勞動模范,她說“我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被認可和尊重是每個人的深層次心理需要。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家長信任的、學校器重的教師,是每一位優秀教師的追求。優秀教師在成長道路上往往會自愿自覺地追求幸福與完善,追求一種成就教師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成長方式。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激發內在生命價值和生命活力,在教學領域內進行獨立的創造,體驗因創造性帶來的內在尊嚴與歡樂,把教育當成一種事業。優秀教師皆為自主成長型教師,將其生命成長融入專業發展中,在專業成長過程中追尋生命的意義。
三、教師為什么要追求專業自主成長
肖川博士說:教師的幸福還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業訓練,獲得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專業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執教素質,成為一個教育專業工作者的發展過程。教師應該在自己的專業發展過程中積極創造幸福和享受幸福。這種發展不僅意味著教師教育能力的加強,而且還是教師個人整體素質的發展,而發展本身就能帶給人幸福感。
幸福是行為主體的內心體驗,教師的幸福體驗,是從工作中感到一種成就感、生命的價值和內心的愉悅。傳統意義上教師職業被賦予了過多的道德內涵,更多強調教師的責任、付出、奉獻,而對教師自身發展需要、情感體驗的需要卻較少給予關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使得教師專業帶有了些許的悲愴,使得教育成為一項讓人同情,令人敬而遠之的“高尚”職業。對于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如果將教師職業看成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是教師職業生活個性化的過程——專業自我,那么教師職業是一種能帶來幸福體驗的職業,教育生活是一種幸福的生活。
教師的職業生涯有高潮也有低谷。國內外的學者們一般認為教師成長都要經歷的階段有:角色適應期、穩定發展期、消極低潮期和持續成長期。教師發展的低潮期是教師職業生涯必然遭遇的“瓶頸”。教師只有在深刻反思,不斷摸索實踐,經歷艱難的“蛻變”后,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優秀教師,從而達到持續的發展。考察教師的成長過程,成為優秀教師的關鍵就在于教師是否能安然度過其職業的低潮期。對比一般教師與優秀教師可以發現,優秀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信賴感、自我價值感,傾向于以積極的方式看待自己,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樂于進行不斷的學習。
(作者單位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寧遠中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