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雯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閱讀課要求很高,但通常閱讀課上起來又比較單調,學生掌握情況不好。隨著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的推進,以上問題迎刃而解。該教學模式給閱讀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帶來了活力。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做中學,在用中學。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各項任務,感受成功,達成學習目標。
關鍵詞:小學英語;任務型;反思
那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課中實施任務型教學呢?筆者從教學實踐中做出了如下探討:
一、讀前活動(Pre-reading)
Pre-reading有兩個目的:一是做一些準備活動,像warming up,lets chant, sing a song…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氣氛,又可以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二是背景上的介紹,它讓學生進入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另外,還包括知識的準備和文化背景的準備。pre-reading部分是以準備為主,實際上就是為后面學習做些準備活動,Pre-reading的活動設計應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問答、討論、小測驗、游戲等,復習相關的詞匯和語言結構,或從標題和圖片入手,猜測故事的主題,使學生適度了解文章內容等。
Pre-reading為了復習,在新學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學習新知識鋪墊,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我通常采用以下任務活動。
1.頭腦風暴,質疑激趣
以PEP版五年級上冊unit5 My new roomA read and write 為例:
我給出了一個單詞“mirror”,讓學生說出和這個單詞同類的一些詞語。其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復習已經學過的單詞,使其更快地與新課接軌。正因為學生對這些單詞進行了復習,所以才能很流暢地完成下面的聽說讀寫訓練。
2.以聽促讀,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一些簡單的問題聽一遍短文,有目的地去感知短文。這種做法可以干凈利落地導入新課。提出的問題可以是關于短文中的人物、主要內容等方面的。
以PEP版五年級上冊unit5 My new roomA read and write 為例:
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Listen and answer: Whats in the rabbits room?讓學生整體感知這篇文章,也對接下來的閱讀訓練起到了引導作用,同時,這個話題又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所在。
二、讀中活動(While-reading)
首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的任務必須分層次,由易到難逐步進行。第一個任務應該是學生能獨立完成,難度系數不高的一個問題;第二個可以是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才能達成的任務;第三個可以是通過老師的提示、引導,師生共同合作才能達成的任務。
以PEP版五年級上冊unit5 My new roomA read and write 為例:
我的第一個任務是:閱讀這篇文章,將句子補充完整。該題目是書中閱讀任務,只需要學生填寫個別單詞,比較簡單,學生通過個人努力就能完成。
我的第二個任務是:再次閱讀文章,判斷五個句子的正誤。其中一個是:There are five rooms in the rabbits room. 這個問題需要動腦筋,仔細判斷,綜合理解幾個句子的意思才能完成。這個階段我們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合作討論,完善答案。
我的第三個任務是:讓學生多朗讀幾遍文章,再根據圖片提示來復述這篇文章。這項任務難度較大,學生無法獨立完成。這個階段需要老師給關鍵詞提示,和學生共同來完成。
教學任務的設計也要與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狀態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信息差,經過學生努力才能完成的,讓學生體會到完成任務的喜悅,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地去完成這個任務。
任務的實施階段是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的重要過程。在該階段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語言的流利性,還要注意學生語言的準確性。所以,教師在設計任務時必須認真作好學生的需求分析,根據學情,設計學以致用的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
三、讀后活動(Post-reading)
因為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讀懂語篇內容,還要讓學生對語篇閱讀產生興趣,實踐語篇閱讀,在閱讀中豐富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能力,享受閱讀快樂。
此階段是圍繞所讀的材料進行拓展、延伸。此環節既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更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老師要幫助學生把自己的經歷、知識、興趣和觀點與新知聯系起來,整合知識與技能,進行語言形式的基本訓練和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操作形式:
A.分組練習表演故事;
B.學生復述故事。
C.給故事加開頭或結尾;
D.改編故事;
E.仿照文章來寫一寫;
以PEP版五年級上冊unit5 My new roomA read and write 為例:
我是這樣拓展: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參觀了小兔子們的房間,現在你能為我們介紹一下你自己的房間嗎?同時,要求學生形成語篇,落實到筆頭訓練。
學生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在展示的時候,出現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句子: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room?
My room is clean and nice.
I hava a desk, I can do my homework on the desk…
從這些句子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使學生開動了腦筋,靈活運用了所學知識,拓展任務目標達成。
教學實踐證明,任務型教學,特別是在英語閱讀課中,能真正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各種各樣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學生得到了參與合作的機會,培養了英語思維的習慣,提高了語言交際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
參考文獻:
李文靜.細節決定成敗:一節英語任務型閱讀復習課的教學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2(23).
(作者單位 湖北省遠安縣實驗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