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威
摘要:我國的主要演藝場館多是在近二十年內相繼建立的,各地政府紛紛出巨資建造建筑風格前衛、音響設備一流的大劇院,使劇院成為當地的一條亮麗的風景線。但是不少演出存在上座率低、通過團購拋出門票、現場演出秩序較差等問題,尚未成功建立世界最高藝術殿堂的品牌形象。
關鍵詞:演藝場館;管理模式;劇院0引言
從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扇形露天大劇場出現歌劇的雛形,到1637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圣卡西亞諾歌劇院,使得歌劇這一藝術從貴族沙龍和宮廷走向了市民階層。西方國家經過300多年發展和演變,今天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如法國巴黎大劇院、英國倫敦皇家該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和美國的紐約百老匯劇院等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劇院,這些劇院不但作為藝術殿堂一直都見證和體現著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審美意識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1國外劇院的經營模式
國外劇院的管理模式是取誰投資、誰管理、誰經營的一項原則。由于國外劇院大都是政府投資興建并維修改造的,只有極少數的劇場是個人投資或民間組建的。因此,根據劇場的投資形式,大體上可以分為政府管理制、企業管理制、理事會管理制、股份制四種管理模式。(1)政府管理模式。所謂政府管理制就是政府組建的獨資形式劇院經營管理公司,實行對大劇院的經營管理。例如,德國的美音茲大劇院,該劇院有3個劇團組成,共有管理和演職人員500多人。政府將劇院組建成國有獨資公司,建立董事會,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是有政府派出的。在這個管理班子里設有一位總裁,負責劇院的各方面工作,另設一名技術副總裁和一名財務副總裁。這種管理制度的好處是政府把劇院列為公益性文化設施,政府不要求劇院以盈利為目的,不必要考慮經濟收入。例如,德國德邵劇院,演出的收入占總支出的10%左右,政府補貼約占90%。在這種管理體制中,還有一種形式就是采用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法。例如,維也納國立大劇院,由政府派出財務管理人員在該劇院建立獨立的票務管理機構,所有的票款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外全部上繳政府,劇院所需全部費用支出由政府出資。(2)企業管理模式。所謂企業管理制就是政府把劇院交給一個企業進行管理經營。例如,洛杉磯柯達大劇院,主要用于電視轉播,建立的資金全部由好萊塢市政府出資,建成后交給一家公司進行全面管理,由該公司每年資助大劇院一定的日常經費,加上劇院的演出收入,是可以達到收支平衡的。(3)理事會管理模式。理事會管理制就是政府聘請熱愛藝術的社會知名人士、專業人士組成的類似于企業董事會式的理事會,由該理事會招標或者選聘管理班子進行管理。這樣的一種形式在國際劇院管理領域中被普遍采用。例如,日本東京新<國立>劇院、美國的卡耐基藝術中心等。(4)股份制管理模式。股份制這種管理模式的劇場是一種很少采用的管理制模式。例如,意大利的斯卡拉歌劇院實行公司制形式進行經營管理,劇院的股份被分成了國家股和私人股,其中私人股占50%,國家占50%。收支相抵后的差額部分,按照比例分別有私人和政府給予資助和補貼。
2國內劇院的經營模式
我國的劇院市場與國外的劇院市場相比起步較晚,有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建立的老式劇院。例如,首都大劇場;有的是近幾年建立的現代化大劇院。例如,上海大劇院、廣州大劇院、重慶大劇院等。由于建設的年代不同,它們的管理經營模式也就帶有各自時代的特征,各不相同。當前,國內的劇院主要有政府管理制、合作管理制、顧問管理制、委托管理制等四種經營管理模式。(1)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管理制模式是由政府文化部門自己經營、管理劇院的一種模式。這種經營管理模式是歷史的產物,一般存在于劇場和舊的劇院之中。這些一般是隸屬于政府文化部門,屬于事業性編制,每年政府給劇院一定的財政撥款。我國的國家大劇院就屬于這一種管理模式,它由北京市主管,每年政府的財政撥款是1.2億元人民幣。這種管理模式的優點是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執行政府指令,擁有充分的自主權;但是它的不足之處是面對市場的動力不足,演出的場次少,經營狀況一般不是太好;與此同時,這種模式過多的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債權不清,員工也因為長期享受“鐵飯碗”而是去追求上進的動力。目前,除了舊的大劇院和劇場采用此種管理模式,有一些新建立的大劇院也采用這種經營模式。例如,重慶大劇院,由于大劇院比較新、建設的檔次比較高,經營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術管理水平比較好,所在地區的文化市場相對繁榮,經營狀況也相對較好。(2)合作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指政府文化部門和專業的劇院管理公司合作,雙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出資建立有限責任公司,由新成立的公司對劇院進行全面經營管理。它的優點是劇院擁有演出的場所資源,專業的劇院管理公司擁有經營管理資源,雙方可以優勢互補;除此之外,這種管理模式還能在解決劇院管理人員出爐的同時引進先進的經營和管理方式,對于提高收益、改善劇院的經營是有益的。北京保利紫禁城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就是由于北京市文化局與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保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進行合作成立的新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管理北京市文化局下屬的中山公園音樂廳。(3)顧問管理模式。顧問管理模式是指政府文化部門聘請專業劇院管理公司作為顧問,為劇院的經營管理出謀劃策,或者政府文化部門只請專業公司進行管理人員的培訓等單向業務。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在規范的期限內,專業管理公司作為管理顧問負責對劇院的員工進行培訓,建立劇院的管理體系,與此同時負責劇院的節目組織等經營層面的工作;政府文化部門負責技術方面和具體的物業管理,并向專業的管理公司支付所規定的費用。這種管理模式的優點是:在聘請專業公司作為顧問的基礎之上,政府可以成立自己的管理機構,來培養自己的管理班子,為當地的文化管理隊伍的建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早就人才。例如,廣東東莞的玉蘭大劇院在成立之初就聘請了北京保利影劇院管理公司作為顧問,目前,北京保利影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已與東莞市文化局進行了合作,成立了東莞市保利玉蘭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專門對該大劇院進行經營管理。(4)委托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是指政府文化部門委托專業的劇院管理公司對劇院進行經營管理。按照雙方協議,政府文化部門不參加劇院的經營管理活動,經營管理公司以組織演出收入、劇場出租收入和一些其他的餐飲、各種賣店收入等為收入來源,對劇院支付租金,剩余的資金為管理公司的收益。這種管理模式最早是由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實踐摸索出來的。他于2003年9月在全國范圍內采用投標的方式尋找管理者,最終北京保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中標,并且與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共同組建上海市東方藝術中心管理公司,全面負責東方藝術中心劇場以及相關的附屬設施運營和管理,這是我國首開劇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管理改革先河。參考文獻:
[1] 劉筠梅.公益性定位,市場化運作[J].前沿,2009(12).
[2] 謝大京,一丁.演藝業管理與運作[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 劉筠梅.內蒙古烏蘭恰特劇院管理模式[J].文化藝術論壇,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