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半個月,一批副省部級官員被調整,兩名“60后”副省級官員履新,唐仁健被任命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白念法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常委。國家對西南地區日漸重視,并且對“橋頭堡”方面的建設寄予厚望。唐仁健出生于1962年,最初畢業于四川財經學院,他的從政經歷一是跟農村聯系緊密,二是跟財經相關。調去廣西前,他擔任了長達8年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另一位新任常委白念法則是“戎裝常委”,接替年滿60歲的龍義和少將。馬家利少將2013年11月調任江西省軍區政委,近日成為江西省委常委。至此,31個省份的“戎裝常委”全部補齊。
此外,民族事務方面也出現人事調整。鄂義太、管培俊近日成為國家民委專職委員,中央批準,明確兩人為副部長級干部。這兩位專職委員也頗有“軟實力”,鄂義太為蒙古族,是中央民族大學的黨委書記;管培俊也貼近教育系統,曾是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司長。國家民委一直有9名兼職委員,分別是發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等各部委的副部長,而“專職委員”僅此兩名。
另外,周建的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職務被免,他已經61歲,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保護部擔任副職已經8年。
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表示;“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要在新賽場建設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導一些賽場建設,從而使我們成為新的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
李克強在8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清除‘為官亂為’,絕不意味著官員從此就可以‘不作為’了。”“我唯一擔憂的,是我們目前的一些政策是否已經落地?”“你在那兒不動,不抓住關鍵問題主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實現。”“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措施,不能‘把文件拿回去就完了’,要堅決落實!”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撰文稱,當前北京城市治理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從深層次上看是功能太多帶來的。敢于“舍”,就要不計個人名利,不計一時得失,堅決把不符合城市戰略定位的產業和功能疏解出去。“要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率先示范,主動作為,以更大的視野、在更大的尺度上謀劃和推動首都工作。”
紀檢組長不兼任其他職務
最高人民法院發文,對不抓不管導致不正之風長期滋生蔓延或對屢屢出現重大腐敗問題不制止、不糾正、不報告的,既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又要倒查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紀檢組長在黨組中不分管其他業務工作,不兼任其他職務。支持紀檢監察部門把工作重心轉換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將2014年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任務分解到全國31省市區,淘汰任務總計600萬輛,其中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地區7省市占淘汰任務的40.5%。黃標車是指排放水平低于國一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和國三排放標準的柴油車,老舊車是指使用時間較長、污染控制水平較差的車輛。
國土資源部最新發布的《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規定,各地禁止以土地換項目、先征后返、補貼、獎勵等形式變相減免土地出讓價款。該規定鼓勵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通過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部用地整理等途徑提高工業用地土地利用率。
有一個人,與一名或多名異性發生了一次或多次的不正當性關系,被公之于眾后引起一片嘩然,此人的名譽、事業、家庭等等皆受巨大影響,甚至可能面臨牢獄之災—這個故事放在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官員被“艷情反腐”的標準模式。如今故事迅速重演,主角換成了一些明星、公眾人物甚至普通人。
這種“因果輪回”是有意義的。它首先可以證明,“黃色丑聞”并不是官員的專利,民間也應該是“一般黑”。“艷情反腐”的優勢也一直保留著:操作方便,立竿見影;名譽受損,比單純的牢獄創傷更難修復;搶占道德制高點,更易獲得輿論支持;涉性新聞,傳播力更廣,警示意味濃厚。無論是從操作性還是影響力來看,“黃色丑聞”都是一個能達到效果的好方法。
然而,我們應該重點體會前后兩者的不同。其一,處境不同。官員嫖娼的結果是記過、丟掉公職而已,情人的揭發甚至讓官員頻頻被抓。民眾則相反,情人涉及道德領域,只有“嫖娼之罪”能讓民眾被人身強制。其二,后果嚴重程度不同。黃色丑聞成為官員面臨的新“一票否決制”,甚至可能直接牽出貪腐。而民間人員嫖娼被抓,“警示意味”大過實際懲罰,這也讓輿論不至于更強烈反彈。
其實,有一個更本質的現實被忽略,那就是官民權力地位扭曲所帶來的性權利差距。官員擁有多名情人的消息,對一大批上網青年、中年產生了刺激作用,政治權利、經濟地位的不平衡竟然蔓延到更為基本的性權利領域,這似乎讓一些人“更難接受”。
如今,這種差距實際上更明顯了。在一些人看來:當貪官與多名人員保持不正當關系的時候,黃海波還在花自己的錢找了個大家認為并不漂亮的人來解決生理問題—這種對比并沒有消除網絡“屌絲”的心理落差,他們在網絡上發起“黃海波挺住”的起哄,實際上是把對私人生活落寞失意的不滿,“遷怒”到某些權力擁有者的頭上。
在私人生活落寞失意中,性權利可以說得上是一個眾人焦慮的問題。王菲離婚、文章出軌、明星親子真人秀、單獨二孩等等一系列“超級熱點”,更反映了一些人的迷惑和關注。夫妻紐帶的松動乃至“價值瓦解”、家庭人口結構的改變、對孩子教育方式的多元等等,無一不暗示著對中國人來說最為重要的家庭教育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貪官群體混亂的兩性關系無疑火上澆油,掃黃行動風風火火,也難以徹底解決中國人思想上的矛盾。性開放、性自由的訴求尚未成型,單身單女是否能有多元化選擇,如何在劇變的現代生活中堅守婚姻家庭的倫理邊界,這是中國人整體在性、婚姻、教育等方面面臨的新舊對峙。 (戴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