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場景,就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工具(服務)、做什么事情、滿足什么需求。
在商業世界中,應用場景創新是個持續命題。比如,超大規模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改變了整個20世紀都市人類的生活狀態,甚至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現代文明進程;再如,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興起,創造了屏幕上的購物新場景,正在加速對傳統購物中心模式釜底抽薪,逼迫后者向基于O2O的體驗經濟轉型。
應用場景的創新,大致可分為三類——其一,繼承式創新,譬如從2D到3D、從普通銀幕到IMAX巨幕,讓電影院重新獲得獨一無二的體驗競爭力;其二,顛覆式創新,譬如打車應用(APP),用個人化、自助式的“乘客-司機”匹配,顛覆了傳統的路邊攔車和呼叫中心叫車服務;其三,融合式創新,譬如視頻網站,通過公共互聯網這一天然互動、方便回溯的通路,成為新型視聽內容服務的代表。
從用戶角度看,繼承式應用場景創新,是通過對現實需求的強迫升級來創造新價值,即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包括車聯網的引入,將汽車從“四個輪子一個箱子”變成移動互聯網的行駛終端,亦為同理。
顛覆式應用場景創新,貌似是“無中生有”創造新價值,其實潛在的需求一直存在,只不過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應用誕生之前,用戶無法明確描述而已,包括Shopping Mall的歷史創新、劃時代移動互聯網終端iPhone的誕生,本質都是如此。
融合式應用場景創新,針對原本即存在、但沒能被很好滿足的用戶需求,譬如網絡視聽彌補了傳統電視線性播出的不足;再如通過手機支付軟件實現“AA制收款”,克服了傳統應用場景中“找零不便”“不好意思”等麻煩。
顯然,作為民用消費領域最重要的技術創新之一,移動互聯網與智能終端的普及進程,就是一個對傳統應用場景繼承式、顛覆式和融合式創新的過程。
現在的問題是,傳統電視業者都有哪些機會,能夠自主把握、自主創造出新的應用場景?
圍繞屏幕,無論電視機大屏還是智能手機小屏;圍繞環境,無論家居客廳還是隨身移動;圍繞互動,無論短信投票還是二維碼掃描;包括網絡視聽在內的廣義電視行業,確實一直在努力創新,但卻總是萬變不離其宗,即將視聽內容娛樂消費作為用戶的第一需求。但在視聽內容前向付費習慣難以廣泛建立、主要還是依靠廣告營收的現實面前,這些應用場景的創新很難說找到商業的痛點。比如,網絡視頻行業整體不盈利的無奈,就是一個很好的反證。
是時候,發生些變化了。
變化的契機,應該在物聯網語境下的智能家居環境。白色家電的智能化浪潮,一點兒也不比黑色家電領域弱;而在“冰洗廚衛空”等主力白電產品形態升級中,內在的智能化與外在的可視化,是一個總趨勢。用大白話說,當冰箱開門外壁變成一整塊超大顯示屏之后,能用來干什么?電視業者和視頻業者只把其作為又一塊可以傳輸視音頻內容的屏幕嗎?還是將功能性內容(菜譜/養生)、功能性交易(電視電商)、功能性服務(檢測監測),來一次打包集成呢?
數年前,我們談論“從電視到視頻”,其本質是碎片化與網絡化;今天,我們需要談論“從視頻到服務”,其本質是集成化與場景化。
這已經是近在眼前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