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檔于7月31日全國公映的《閨蜜》是導演黃真真繼《被偷走的那五年》后又一部情感電影。此次回歸熟悉的女性題材,黃真真以“閨蜜情”的視角,展現了當代年輕女性的生活狀態。
姐妹情
華語電影中有很多經典的“兄弟情”,卻鮮有經典“閨蜜”。黃真真想借《閨蜜》分享女性心理話題——女生間的友情更復雜,有愛有嫉妒。“閨蜜間的感情是‘我們都差不多’就好,‘你太好我就不舒服’。”閨蜜感情看似脆弱,但在某些關鍵時間,彼此又是最堅強的后盾,比如女人失戀的時候,有無閨蜜情形會大不一樣。
《閨蜜》的劇本寫起來很不容易。
黃真真的電影,劇本都是她自己完成。在她看來,愛情戲更容易寫,“男女之間就是吵架、嫉妒、我愛你、你愛我。”但寫閨蜜的戲,太戲劇化就顯得假,對白必須生活化。黃真真找自己的閨蜜吃飯,拿劇本中的問題問她們,把閨蜜間的討論記錄下來,創作劇本時,她會和編劇團隊再演一遍,為的就是寫出真實細膩的對話。
黃真真希望演員之間也能有“真閨蜜”的感覺。選擇陳意涵、薛凱琪和楊子珊出演,是因為她們三人的氣質很相似,“海報擺上去,觀眾會相信她們就是閨蜜”。三位演員此前其實并不相熟,黃真真在劇組正式開工前,特意留出兩周時間讓她們彼此熟悉——讓她們一起吃飯、喝酒,聊心事。正式拍攝時,三位女主演只要有一個人不在現場,其他兩人也會找不到——三人一起去洗手間,一起在道具房里睡覺。通過拍這部戲,三人變成了好朋友。
為了讓對白更生活化,黃真真現場鼓勵演員把對白調整為她們自己覺得最自然的表達方式。“我想抓到最自然的感覺。”黃真真說。
不只是女人戲
電影《閨蜜》描述女人間的友情,但不排斥男性觀眾。“沒有男性,女人的世界會少了很多話題。”《閨蜜》中的男人戲由鐘漢良、吳建豪、余文樂分擔,三個男主角帶動感情的起伏,沒有他們,影片中閨蜜間的吵架就難以成立。“男性觀眾看完后,會了解女性之間的友誼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我相信很多男觀眾也想知道女生們在一起聊些什么。”黃真真對男性觀眾的熱情很樂觀。
《閨蜜》在中國臺灣拍攝,“選擇臺灣的原因是前作《被偷走的那五年》在臺灣拍攝時,找景很方便。”黃真真說,《閨蜜》并沒有特意指明故事發生在哪里,“地點不重要,重要的是閨蜜之間的感情。”影片想傳達的信息是:《閨蜜》中發生的故事并不局限于某一地,而是普遍存在的。早期作品《六樓后座》中,黃真真就在追求這種感覺,“把電影拍得像一個生活片段,讓觀眾感覺就是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不同的是,《六樓后座》探討青春和成長,探討怎么面對生命和學會負責任。《閨蜜》則聚焦閨蜜間的感情,講述她們的友情和愛情。
《閨蜜》中的三個女性均近30歲,她們怎么看待愛情和婚姻代表著大部分年輕女性的態度。不管是內地、香港,還是臺灣,年輕女性都面臨相同的問題,“三地女性的困境是一樣的”。如何破解困境,黃真真沒有在電影中給出答案,她認為一部電影應該啟發觀眾尋找適合自己的答案。“電影直接給答案,有點土。”
無需討好觀眾
轉戰內地后,黃真真變成了愛情片導演。她說這并非刻意轉變風格,她拍片“從沒有計劃”,碰到喜歡的主題就拍,不會“鋪墊事業”。來內地發展也不是主動而為,四五年前就已經有內地公司打電話找她。
黃真真來內地后拍攝的兩部電影《傾城之淚》和《被偷走的那五年》,片中都有“絕癥”這一情節安排,黃真真由此被人戲稱為拍絕癥的導演。說起個中原因,黃真真表示,第一部戲《傾城之淚》是命題作文,制片方要求一定要“哭到死”,“還沒寫劇本,就被片名限制死了。”黃真真回顧說,《傾城之淚》作為自己來內地發展的首部電影,“能做到那個地步,已經很不錯了。”
黃真真剛來內地時,沒什么朋友,但現在“朋友多得不得了”。黃真真說,作為導演要慢慢積累,自己生活中內地的印記越來越重,拍出來的東西自然就越來越真實,“都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傾城之淚》是嘗試著了解內地,嘗試著做。”
雖然“接地氣”一說現在很流行,但黃真真認為電影不需要討好觀眾。因為觀眾不想被討好,就像情侶一樣,誰都不希望另一半無條件地討好自己,而是要有點性格、有點立場。黃真真說按自己的性格,“最好不拍愛情片”,下部電影可能是個科幻片,劇本已寫得差不多了。“我喜歡新鮮感,喜歡跟著自己的感覺拍戲;拍戲要有熱情,有熱情才能克服種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