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電影界,有三大現象如時代精神穿溪過澗,任誰都無法阻擋。
首當其沖的是中小制作影片打贏大制作。最典型的戰役當屬《失戀33天》,以及之后的諸多此類“小清新”影片。此后美國大片屢屢被國產小片完爆,更有評論冠之以“輕電影”之美名,譽為時代最顯著、最突出、最亮麗的風景,引發了一次又一次熱烈爭論。
第二,當代都市話題影片一次次戰勝傳統類型影片。當代都市話題是移動互聯網傳播的最基本內容,恰恰很多掌握拍片話語權的電影老板,思想似乎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他們往往對現代都市話題比較陌生,甚至不以為然。事實證明,只要涉及時代話題,哪怕和電影不沾邊,上得了銀幕一樣受到觀眾熱捧。今年春節期間大火特火的《爸爸去哪了》,就是以其社交屬性,輕松勝出。
第三,不知名的小公司屢屢戰敗知名大公司。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年五一檔期,人們意外地發現,一家稱作摩天輪的小公司以一部《同桌的你》讓大家刮目相看。當然,并非小公司無知無畏,而是很多電影界的大公司要么背上了沉重的王者包袱,要么并沒有真正抓住互聯網時代的脈門。
大公司只是擁有了手段,或者資金,或者互聯網優勢,或者擁有一批對營銷很有激情和感覺的團隊。但這一切都不能代替其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認知。對于電影來說,并非僅有互聯網手段就能贏。因為,電影首先是內容的產業。
當下性是移動互聯網的流行風。為何那些已經擁有成功案例的大公司還會失敗得那么慘?原因在于其始終沒有專注地研究時代的面貌和特征,以為自己的本事足以征服市場。
《同桌的你》是一部中小成本影片,一部僅憑話題,除此之外沒有著名導演,沒有巨星的小公司影片。該片與《冰封·重生之門》(以下簡稱《冰封》)同天上映。4月24日,《冰封》以32%的排片率高居榜首,而《同桌的你》只有25%,排在第二。到28日,《催眠大師》挾萬達院線優勢排片上檔,之后排片率連續兩天居三部國產片之首。到五一當天,決定勝負的時刻到來了——《同桌的你》排片率竟然回升到30%,《催眠大師》回落到25%,而《冰封》降到了13%。這一天,《冰封》上映7天累計票房1.1億元,《催眠大師》上映3天6885萬元,《同桌的你》上映7天2.2億元。
它們之間的差別就在于時代精神的有或缺。時代精神不像烏克蘭事件那樣張揚在大街上,而是穿溪過澗活躍在人心里。它是當代人日漸一日地改造著自己和改造著社會的價值觀的真實存在。
從事文藝創作的人,不注意時代社會價值觀的演變,不可思議。大公司不可怕,大投資不可怕,大明星大導演都不可怕。沒有時代精神及其變遷的研究最可怕。影片只有去挖掘時代精神,才能抓住觀眾的心靈。
電影人一定首先要自己變成現代人,一定要貼近這個時代,走在前面。舍此沒有辦法拍出當下觀眾喜歡的影片來。時代精神穿溪過澗足以滋潤全世界文藝精英,中國電影人必須成為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