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東方衛視攜手歡樂傳媒、華錄百納共同推出原創喜劇真人秀《笑傲江湖》,不但邀請到馮小剛、宋丹丹、吳君如、劉儀偉四位喜劇界大腕擔任觀察員,還以開放的心態找來“絲男士”大鵬領銜主持。強大的評委陣容、精選的優質選手、精良的電視制作,讓《笑傲江湖》迅速成為熒屏熱點。
CSM媒介研究33城市收視數據顯示,《笑傲江湖》首期節目收視率即達到1.26%,居全國同時段第二;第三期收視率上升至1.63%,上海本地收視率達到8.2%;第五期全國收視率又上升至1.72%。除了收視數據的持續火爆,《笑傲江湖》的網絡數據也是全線飄紅,不僅一直是微博熱門話題,在各視頻網站綜藝日播放榜上也始終名列前茅。
作為歡樂傳媒董事長,董朝暉坦言,歡樂傳媒最初憑借《歡樂總動員》起家,但由于種種原因,最近幾年沒有再涉獵綜藝節目,離開一段時間再回來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契機并非做一檔節目那么簡單,而是希望能樹立一個內容品牌,并由此帶來產業鏈的價值,并一直持續下去,《笑傲江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兩年臥薪嘗膽
《笑傲江湖》的籌備歡樂傳媒用了兩年,東方衛視用了一年多,之前雙方都在研發各自的喜劇節目,偶然碰到一起后,發現大家的想法、目標、理念都很一致,而且雙方的互補性很強,于是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制作,前后協商時間僅僅用了一個月。
東方衛視總監李勇表示,《笑傲江湖》選擇聯手歡樂傳媒,一是看重歡樂傳媒所擁有的非常多的娛樂資源,包括明星資源以及其他相關資源,二是因為歷史上雙方有長期合作的關系,彼此之間非常信任,“歡樂傳媒是一個非常靠譜的團隊,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專注和認真,在圈內有非常好的口碑,也得到了很多藝人、導演、制作人的贊賞和支持。”
在《笑傲江湖》這個項目上,歡樂傳媒與東方衛視共同投資、共同決定、共同制作,其中制作環節,歡樂傳媒主要負責嘉賓邀請、嘉賓溝通,東方衛視主要負責選手開發及節目錄制。雙方還共享廣告受益,共商未來產業鏈的合作,包括喜劇類節目制作,喜劇藝人的簽約和經紀,喜劇其他形式文化產品的開發,比如小劇場喜劇、喜劇電影、喜劇網絡視頻等等。
董朝暉表示,雖然歡樂傳媒這幾年沒有再發力綜藝,但節目的研發團隊、主力團隊一直都保留,“過去兩年間,我們臥薪嘗膽,為這檔節目做了詳細的方案,包括節目模式、舞臺設計、比賽規則等等,要做就要做得更精致,把產業鏈做得更良性,讓選手看到我們能夠提供一個更加立體的平臺。”
在今年喜劇節目扎堆的市場環境中,《笑傲江湖》能夠一出場就吸引觀眾,與馮小剛、宋丹丹、吳君如、劉儀偉四位嘉賓坐陣密不可分。也曾有其他同類節目力邀上述嘉賓,董朝暉表示,之所以他們選擇加盟《笑傲江湖》,首先得益于歡樂傳媒在演藝圈的資源積累,大家彼此之間都有多年交情,但即便如此,他們到最關鍵點時依然是打退堂鼓的,“當時我跟評委說,參與這個節目就是來看一個演出,你看到了,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講出來就好,評判的唯一標準就是,他們能否把你逗笑。”
四位“笑星”均是首次擔任綜藝節目評委。從已經播出的節目來看,四位嘉賓錯落有致,表現亮眼,嬉笑怒罵皆是段子。其中,馮小剛的點評言簡意賅、理性嚴謹,同時不乏幽默感,宋丹丹則改走親民知性路線,比較注重與現場觀眾的溝通,她也時常流露出感性的一面,而馮、宋二人之間的相互調侃甚至針鋒相對,也是《笑傲江湖》的一大看點。
據了解,四個觀察員中,只有劉儀偉大概知道下一個選手的身份,表演的內容,背后的故事,或多或少兼有主持人的功能,其余三位觀察員均對選手情況不知情,這是節目組的有意設計,為的就是捕捉到評委們最直接、真性情的反映,這也是節目播出后比較出彩的部分。董朝暉說,一開始節目組也擔心一次錄制10個小時,評委們到底能不能找到感覺,會不會感到疲倦,但這次非常值得稱道的是,首期錄到第三個節目時,評委們就放開了,臉部表情開始豐富,精神狀態比較興奮,他們開始慢慢投入其中,并漸入佳境。第七期節目中,猩猩首次作為主角出現在電視真人秀的舞臺,可愛憨厚的表演,令觀察員們驚訝不已;而宋丹丹和馮小剛更是說起了相聲,現場笑料不斷。
宋丹丹向記者表示,在此之前,她很抗拒做這類節目,覺得這種東西“特別容易露餡”,而且聽說錄選秀節目經常要熬到夜里兩三點,擔心自己身體吃不消,之所以最終同意擔任《笑傲江湖》觀察員,主要是因為與董朝暉、劉德宏(華錄百納總經理)是多年朋友,屬于“交友不慎”,而實際錄制過程中因為現場非常歡樂,并沒有覺得特別辛苦,且晚上八點多就結束了,“節目組沒有對我們提出任何要求,就像普通觀眾一樣坐在那兒看表演,你不知道上來的是誰,也不知道他會演什么節目,整個過程非常簡單。”
喜劇節目的價值觀
“做喜劇節目,最難的不是評委,不是選手,而是如何堅持核心價值觀,并且讓這種價值觀在喜劇節目中外化、呈現出來。”李勇認為,《笑傲江湖》取得目前的成績,首先是因為他們狠抓了核心價值觀,提出了“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的理念,節目不僅是喜劇技巧的比拼,更重要的是生活態度的展示,為此節目組將大量鏡頭對準了普通老百姓,挖掘他們面對生活當中種種困苦時展現出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其次,李勇認為這次值得肯定的是節目組的超強執行力。在實際操作中,《笑傲江湖》內部團隊提出了“追求極致,超越期待”的口號,在選手挖掘方面狠下了工夫,全國范圍內初步接觸的有上萬人選,隨后挑選了2000多名做深度溝通,之后又篩選出三四百人參加節目錄制,最后實際播出的只有幾十位選手,“這背后是工作人員大量時間精力的投入。”
“喜劇太難了,又不可能演別人演過的東西,我和本山那會兒因為想不出好玩的包袱,總是有各種逃跑的計劃,想著怎么能不上春晚。”宋丹丹透露,當初董朝暉邀請她擔任觀察員時,她還勸過對方不要做這樣一檔節目,后來參加《笑傲江湖》錄制時,她發現確實有不少節目“很了不起”,“沒想到民間有那么多有才的老百姓,他們從事各行各業,能夠站在那里表演,本身就值得夸獎和稱贊,這也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很開放、快樂、勇敢。”
“喜劇節目一般爭議不大,好玩就是好玩,很難明顯分成兩派,往往是學過表演專業的選手,節目容易落俗套,先設計一個框架,然后制造誤會,但這種節目大多都通過不了。”宋丹丹表示,小品走著走著就容易進入怪圈,但劇本再嚴實,編排再有邏輯,不可笑還是不行,“好節目都是讓人出乎意料的”。馮小剛也認為,選手太用力了反倒效果不好,在《笑傲江湖》舞臺上,素人表演的感染力相對要更強一些。
歡樂傳媒副總裁張卉表示,《笑傲江湖》是一個展示素人的平臺,選手都很新鮮,很誠摯,但要讓這些淳樸素人的幽默得到更多觀眾認可,就需要在表達方式上做新的設計和質量的提升,把一些比較雛形的表演模式加工成一個完整的作品,為此《笑傲江湖》在選手的包裝、訓練和整合方面花費了很大心血,錄節目時,現場演員加工作人員有將近300人。
《笑傲江湖》中最終獲勝的選手,有些會參加主持人的相關培訓,往主持人方向發展,有些歡樂傳媒會為其成立專門的工作室,配備相應的導演、編劇幫助其創作系列喜劇、話劇、舞臺劇,有些選手則有可能參演歡樂傳媒投資的喜劇電影。“我們現在考慮的是,節目結束后,選手應該繼續學習、充電,再上一個臺階,而不是不斷走穴賺錢,去消費選手,這樣他的發展也不會長久。”董朝暉說。
發力跨媒體節目
《笑傲江湖》整體投入將近億元,這將是今后歡樂傳媒節目制作的參考成本,且合作對象會首選一線衛視和一線明星。董朝暉透露,這種量級的節目大概一年會做2-3個,爭取把每一個都做出品牌和影響力,目前正在籌備的新節目與交友有關,是一個電視、互聯網、手機一起參與的跨媒體節目,會邀請很多一線年輕明星加入,預計下半年開播,“歡樂傳媒扎根影視娛樂行業十幾年了,積累了不少行業資源,希望今后能多邀請一些意想不到的大腕加入進來,生產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內容。”
除了與一線團隊繼續合作大綜藝節目,歡樂傳媒一直在研究如何將節目內容延伸至新媒體平臺。《笑傲江湖》當初啟用大鵬擔任側幕主持人,其中一個考慮就是大鵬對互聯網人群的影響力,今年《笑傲江湖》除了在東方衛視播出,還在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PPTV、風行網等視頻網站播出,其中在騰訊視頻有的日播點擊量最高近800萬,新媒體陣地不容忽視。
在新媒體業務上,目前歡樂傳媒公司內部分成兩個團隊進行運作,一個負責研制適合新媒體平臺的內容,思考如何創造更多點擊量,一個負責創造能夠吸引用戶參與的項目,比如真人秀游戲,讓用戶在互動過程中愿意付費,繼而形成產業化發展的鏈條,這將是歡樂傳媒今后下大力氣要做的一件事。
“綜藝節目最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內容出來,一檔在電視上播出的90分鐘的綜藝節目,在新媒體上每天可能延伸出1小時的內容。”董朝暉表示,歡樂傳媒最近正在與新媒體平臺探討如何挖掘《笑傲江湖》的資源,接下來將推出“中國憨豆”系列,下一步將推出真正跨媒體整合的綜藝節目。
1999年,董朝暉創辦了歡樂傳媒,憑借綜藝節目《歡樂總動員》一路攻城略地,之后《才富大考場》《超級模特》《勇者總動員》《每日文化播報》,歡樂傳媒不斷豐富旗下電視節目類型,曾經年生產節目超過1000小時,發行至全國近300家電視臺。2000年,歡樂傳媒開始切入電視劇領域,之后又嘗試跨媒體運作,創辦《歡樂城市周刊》,收購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并在2009年正式進軍電影產業,先后投資出品《大內密探零零狗》《刺陵》《火星沒事》《冠軍寶貝之無價之寶》《大武生》《情謎》《在一起》等多部影片。
董朝暉表示,在電影業務領域,歡樂傳媒曾經交了幾年學費,但這些學費沒有白交,“只要你還在麻將桌上,總有胡牌的一天。”未來歡樂傳媒主投主控的電影將以3000萬-5000萬元的中型成本為主,題材傾向于現代,每年計劃2-3部,走精品路線,下半年即將開機的兩部影片均是都市喜劇類型,會邀請一線明星加盟。“過去歡樂傳媒的投資的確‘交過學費’,今后,我們再做產業鏈擴張時會謹慎很多,而且現在市場環境也比過去好了,成功的概率高了很多。”
(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