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至今,眾籌突然火爆。
幾乎每個領域都流傳著一些關于眾籌的故事。比如出版業的《社交紅利》《本色》《創業時,我們在知乎聊什么?》眾籌;比如科技領域的3D打印、基于LED電路板的項目眾籌;比如演藝圈的那英全球巡回演唱會、宋冬野個人音樂專輯眾籌;比如《21世紀經濟報道》一些記者發起的新聞眾籌;比如影視圈的《大魚海棠》《十萬個冷笑話》《快樂男聲》主題電影眾籌……
世界銀行發布的《發展中國家眾籌發展潛力報告》顯示,目前,眾籌模式已在全球45個國家成為數十億美元的產業。預計到2025年,中國眾籌規模將達到460億-500億美元,全球規模將達到960億美元。
最近,阿里巴巴娛樂寶的推出讓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了影視眾籌。不過,娛樂寶是一款保險理財產品,并非眾籌,雖然其體現的低門檻、高參與、粉絲營銷等特征與眾籌如出一轍。
眾籌,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創業者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籌款項目,并設置一定的期限和目標金額,如果在設定天數內融資達到或超過目標金額,發起人可獲得資金,并給支持者一定的回報,如果融資項目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最初設定的融資目標,融資者將無法提取資金,所融資金必須返還給投資者。籌資成功后,支持者將獲得發起人承諾的回報,包括實物、服務、股權等。
在眾籌的發源地——美國,眾籌是因藝術而生。2001年,佩里·陳想舉辦一場爵士音樂會,卻因為資金匱乏而沒有成行,這讓他興起了建立眾籌網站的念頭。2009年4月,眾籌網站Kickstarter正式成立。在這些眾籌項目中,電影及視頻類眾籌最受歡迎。截至2013年1月1日,已有8567個影視類項目在Kickstarter上籌到資金。這些項目獲得的資金從幾千美元到幾百萬美元不等。
2013年奧斯卡頒獎禮上,一部叫《Inocente》(控訴)的短片獲得最佳紀錄片獎。這部短片的導演是對夫婦,他們用iPhone5全程拍攝了一位15歲的小女孩生活困苦卻執著追求藝術和夢想的故事。這部短片的主要拍攝資金來自于Kickstarter上294名支持者的52527美元。2013年,共有三部由眾籌募集資金的優秀短片獲得或入圍奧斯卡獎。在中國,首家眾籌平臺“點名時間”于2011年7月上線,隨后,追夢網、淘夢網、樂童網、眾籌網等大大小小幾十個眾籌網站出現。國內眾籌網站上,文化創意類項目占據了半壁江山,以2011年成立的追夢網為例,該平臺文化項目(電影、音樂、動漫等)占到70%左右,其中影像、設計、出版等文化類項目的籌資額度最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