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丹寨縣按照“先脫貧、后小康”的扶貧工作要求,建立縣、鄉、村三級“精準扶貧”工作臺賬,對貧困鄉鎮、貧困村和貧困戶分類施策,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排查摸底更精準
針對貧困農戶不貧困等問題,該縣于今年2月底重新啟動“精準扶貧”貧困戶排查,要求調查扶貧對象更精準、扶貧需求更明確、扶貧內容更具體、扶貧措施更具針對性。召開大型“精準扶貧”工作會議進行研究,并多次召集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相關部門一把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3月4日對各鄉鎮分管領導、扶貧站負責人、“精準扶貧”辦公室負責人進行培訓,幫助調查人員掌握基本調查方法和知識。由鄉鎮組織全體干部、駐村干部、“村三大員”在第一輪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進行排查,明確幫聯單位共同推進,進村入戶開展調查,力求做到非貧困戶一戶不留、貧困農戶一戶不漏,準確掌握農村發展需求,為減貧摘帽提供精確貧困戶資料。同時,實行分類施策,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對無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人員,通過政府買單社保兜底,實現年人均生活達到2300元以上而脫貧;對居住環境惡劣的貧困戶,搬遷到長青、揚武、龍泉等生態移民安置區,通過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脫貧;對具備一定產業基礎和有發展條件的貧困群眾,由縣扶貧辦牽頭,農業、林業、水利、教育等部門協同配合,幫助聯系1家以上企業或1個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訂單合同,以企業或合作社牽頭帶動農戶發展產業,通過產業幫扶脫貧。
以點帶面樹樣板
對全縣91個行政村分年度扶持,每年每個鄉鎮至少安排1個縣級示范村和1個鄉級示范村,到2017年完成所有行政村“精準扶貧”。將龍泉鎮展良村、興仁鎮排佐村作為全縣“精準扶貧”試點先行先干,通過摸底分類、入戶核實、村民評議選出貧困戶后,對貧困戶掛“精準扶貧項目戶”牌子,對接企業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簽訂保護收購合同,接受群眾監督,為全縣“精準扶貧”打造示范樣板。如在興仁鎮排佐村,2013年以來投入項目資金92萬余元發展黑毛香豬養殖,為劉江、劉安澤、馬懷科等15戶貧困戶興建黑毛豬圈舍共15棟1080平方米,并為每戶采購10頭后備母豬,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出欄肥豬2250頭,產值405萬元,純收入可達108萬元,戶均增收7.2萬元以上。
農企結合促增收
積極探索財政扶貧資金有償使用項目滾動發展模式,實行項目滾動發展,通過評審選擇7家企業作為滾動發展企業,投入6109萬元財政扶貧資金用于滾動發展,通過扶持企業來帶動農戶發展,要求企業與扶貧部門簽訂項目實施合同,提供項目擔保,確保項目落地實施;明確受益貧困農戶,要求企業與貧困農戶簽訂利益聯結協議,建立貧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明確專人負責滾動發展相關工作,經常深入企業督促檢查,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同時,推行“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農戶”等模式。項目實施按“一村一品”進行規劃,實行企業化管理,由企業組織、鄉鎮協調、村兩委發動,在全縣91個行政村,圍繞蔬菜、中藥材、精品水果、生態養殖等主導產業,培育了城江村果蔬專業合作社等一批帶動農民增收的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中介組織,農戶通過掛靠合作社、企業參與產業發展,強化技術指導,實行訂單收購,農戶發展產業得到強有力保障。目前,7家財政扶貧資金滾動發展企業帶動2600多戶9700余人發展。
部門聯動聚合力
堅持政府引導、群眾主體、圍繞市場、突出特色的原則,整合部門和行業資金投入扶貧開發,把美麗鄉村、手挽手一幫一(個案管理結對幫扶)、一村一品、生態移民、教育培訓、危房改造、產業發展、農村金融改革等納入“精準扶貧”內容,在重點村、示范村實施十大項目(小康水、小康電、小康路、小康通訊、小康房屋、小康產業、小康環境、小康娛樂、小康貸款、小康組織)。在產業方面采取創業就業到戶、“一村一品”工程到戶、企業聯接到戶、合作組織到戶、項目覆蓋到戶、發展信貸到戶、技術指導到戶、銷售流通到戶等“八到戶”措施,組織實施好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同時,重新明確行政村幫聯單位,每個村安排1個幫扶單位,安排1—3名駐村干部,進一步充實“精準扶貧”干部力量,確保精準扶貧穩步推進。此外,采取“4321”幫扶模式開展幫扶,即正縣級干部幫扶4戶、副縣級領導干部幫扶3戶、正科級干部幫扶2戶、副科級干部和一般干部幫扶1戶,以責任狀的形式將貧困人口的幫扶任務落實到單位,由單位將幫扶任務明確到干部個人,通過政策、信息、資金、技術等全方位扶持,堅持做到不脫貧不脫鉤。目前,明確全縣2439名干部結對幫扶2813戶貧困戶,縣醫院各科室、鄉鎮衛生院與77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35個學校將585名貧困生列為幫扶對象。
統籌推進促成效
加強領導,“精準扶貧”實行一把手工程,由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部門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組織全體干部深入村寨進行排查摸底,明確黨政班子成員聯系村,干部職工聯組幫戶,做到聯系幫扶職責到人,形成分管領導具體抓、駐村干部蹲點抓、單位職工入戶抓、村組干部親自抓的工作格局。強化責任,把“精準扶貧”工作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明確任務和時限,限時辦結。同時,將“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各單位、各鄉鎮和領導干部幫扶工作考核范圍,組成督查組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督查。建立獎懲機制,實行單項考核、單項獎懲,把“精準扶貧”獎勵資金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作者單位:貴州省丹寨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