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建特色學校是新時期對學校發展的新要求,是學校辦學永恒的主題。幼兒師范可在辦學模式、課程改革、專業教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探索與研究,積累豐富的經驗,提升學校的實力,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創建特色學校要以理論為依據,分析了解幼師特色教育的主體構架,對學校創建工作進行實踐探索。
[關鍵詞]特色學校;幼教;創建
一、創建特色學校的理論依據
顧明遠教授認為:“特色學校就是在辦學方面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念,有獨特的舉措,為全校師生所認同,且形成傳統。”由此可見,特色學校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從本校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了獨特的、優化的、穩定的辦學風格與優秀辦學成果的學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職業教育要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這些論述充分說明,尋求師范教育特別是幼師教育發展的途徑,辦出自身特色,為社會培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用人單位認可的合格師資,就必須創新辦學思路,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走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道路。
二、創建特色學校的實施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這是國家在2000年基本普及義務教育之后,為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而做出的又一重大決策。2010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充分體現了新時期新階段黨和國家對推動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高度重視。特色學校的創建,需要不斷地挖掘特色資源,凝煉特色文化,創新特色教學,實現“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積極開展創建特色學校的各項工作。
三、創建特色學校的主體構架
1.創建特色學校的基本思路。幼師學校要以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按教育規律育人,按市場規律辦學,以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為根本,以“四抓”(像重點高中一樣抓質量,像外資企業一樣抓管理,像高等教育一樣抓教研,像招商引資一樣抓招生就業)為重點,以“創五校”(綠色、數字、效能、活力、和諧)為抓手,著力向“十個化”(辦學理念一體化、辦學模式多樣化、教學課程精品化、招生手段專業化、就業方式網絡化、學籍管理規范化、學校管理效能化、后勤保障市場化、干部作風服務化、黨建活動系統化)的方向轉變,注重“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多輪驅動,靠大聯強”,全力構建以幼兒師范教育為主體,特色普通教育和現代職業教育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格局,打造學歷教育、幼教科研、職業培訓、師資實訓、技能鑒定五大基地,實現學校規模、質量、層次、效益和諧協調發展。
2.幼師培養目標預設。幼師生的培養目標可設定為:通過在校三年或五年(五年制大專)系統的文化課和專業技能課的學習,都能掌握按培養目標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都能具備教師從業資格,都能快速勝任教學崗位。
四、創建特色學校的實踐探索
1.錘煉一支高素質的幼教隊伍。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關鍵在教師。”創建特色學校,打造幼師品牌,必須要有一支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的、有特長的教師隊伍。學校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當作重點工程來抓:一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二是探索并推行了“導師制”管理,以老帶新,定向定人培養,全程跟蹤,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三是強化教師管理,從工作態度、工作紀律、工作過程、工作考評等方面加強執行力;四是倡導做學習型教師,大力倡導學科組的學習研究、交流合作之風,打造高水平學科教學團隊,使每一位教師既成為他人教育教學經驗的分享者,又是教育教學經驗的創造者和提供者;五是創設老教師、骨干教師傳、幫、帶作用的平臺,開展“公開課”“匯報課”“示范課”“觀摩課”等崗位能力演練比賽活動,夯實教師的基本功。
2.通過校本課程開發構建幼教的平臺。校本課程開發與學校特色創建兩者存在密切相關,校本課程隱含學校特色,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同時,通過推進校本課程建設去拓展和豐富特色項目,讓校本課程成為體現學校特色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在校本課程生成過程中注重利用和運作各種教育資源:一是發現、挖掘和運用散布于本校學生、教師和學校管理層中的教育資源;二是尋找、吸納和利用校外的教育資源。
3.用教育科學課題研究孵化特色學校。教育科研是推動學校個性化發展、特色化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創建特色學校的過程中,筆者所在學校學校每年組織指導教師開展幼師培養方面的一些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課程標準》《學前心理學課程標準》《學前教育學課程標準》《幼兒園課程標準》《學前專業數學課程標準》等省級系列課程標準課題均已結題,《走班制分層教學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研究》《農村幼兒園教師持續發展策略研究》《新課程改革與校園文學研究》等多個“十五”“十一五”全國重點課題結題。現在學校正在組織進行國家教師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科研課題“中國特色學校創建與發展戰略研究”之特色職業學校創建與專業課有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的課題研究。在課題實施中,學校通過各個子課題的分解,讓校內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形成合力。
4.以考核評價體系促成幼教特色。教學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也是形成學校特色的主要途徑,因此在特色學校建設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教學特色建設。首先,建立與特色相適應的新的課程體系,以社會需要、學科體系和學生發展為基點,構建課內與課外,必修與選修,學科性課程、活動性課程與隱性課程并行的課程模式;其次,開展學科特色建設,做到教學有創新、教研有理論、學生有特色,不斷改進幼兒師范教育專業教學模式,建立健全幼師教學考核評價機制,將幼師特色教學工作納入學校年度評價目標進行考核,采用多種方法和方式對教學過程及行為進行嚴格管理,以此規范幼師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彰顯學校幼教特色。
5.政策激勵和制度健全為創建工作保駕護航。
(1)健全制度建設。學校出臺教師教科研工作的考核辦法、教科研工作的激勵辦法和學科組教科研工作評估辦法等,倡導和鼓勵教師積極投入特色學校建設研究的各個領域之中,營造人人都想搞科研,人人都會搞科研的學術氛圍,提升學校的軟實力。
(2)增加投入。進一步合理安排幼師教學場所,通過建設標準音樂教室、專業美術教室、舞蹈教室以及增添幼師教學的基本設施,為幼師教學進一步規范化創造優良的條件。可鼓勵和要求教師提高學歷,可有計劃地向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選送業務能力強、具有可塑性的中青年教師進行深造,以期打造優良的專業教師隊伍,促進幼師隊伍建設。積極創造條件“走出去,請進來”,每年安排教師到同類校參訪學習,博采眾長,為我所用,請知名專家教授來校講學,傳經送寶。
創建特色學校,突出幼教特色是一個長期進取、積淀和張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始終注意教育創新,體現與時俱進,講求創建策略,提升學校的品質和質量,使特色學校發展為知名學校,使幼兒師范教育專業成為品牌專業。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