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作文訓練更是一條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思維能力
作文寫作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教師良好的作文教學可以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作文指導要讓學生貼近生活思維
寫作的源泉是生活,學生要寫好作文,寫作內容就必須聯系生活,寫作思維要貼近生活。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作文的取材范圍是非常廣闊的,教師在作文指導中要聯系學生的社會生活,布置一些學生需要對生活、對社會有所感悟的作業,由于這類作業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所以學生要增強對生活的認識,要加強生活思維。例如,在《盧溝橋的獅子》一文的改寫教學中,大多數學生都會照書上的說法去寫,很少有學生能有自己的感受。學生們根本就沒有去過北京,也沒有見過盧溝橋,當然也就不知道盧溝橋上的獅子是什么樣的形態,思維只能局限于教材的表述,所以只好照書本上的描寫去照抄。
學生在生活中會注意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情景的觀察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小作文的形式加強寫作訓練,讓學生把熟悉的生活情景記下來、寫出來,同時也是對自身思維的鍛煉。那些生活情景記錄的片段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學生會觀察,學會想象,甚至在遣詞造句上也能創造出不少的奇跡。生活情景的描寫,可以引起學生情緒的高漲,這種高漲的情緒會激起活躍的思維和強烈的寫作愿望,促使學生寫出一篇篇富有情趣的作文來。
小學生的寫作訓練,要發揮學生寫作的主動性。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從接觸和了解的事中選擇習作內容,寫清楚具體就行;允許學生憑自己的認識寫各種各樣的人,寫出人物特點即可。教師給予了學生選擇的自由,學生就會更加自信地對生活進行觀察和思考,寫作起來思維就會更活泛。教師要引導學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說自己想說的話,用樸實的語言寫自己實在的感情,展現自己獨特的思維。
二、拓展延伸學生的敏銳性思維
生活是寫作的素材,但學生的寫作不能照搬生活的實際。寫作的過程中,會有學生自己對生活的選擇,是對生活情景的再現。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生活的加工和創造,學會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例如,要寫《早上的太陽》,可以組織學生在晴天的早上去觀察太陽升起,爬出地平線的情形,引導學生按時間的先后,認真觀察早晨太陽升起過程中的變化。學生獲得了生活素材后,就要調動個性創造力,發揮自己的想象去寫出自己想寫的內容,組織語言寫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學生可以把早晨的太陽寫成是紅紅的蘋果,可以寫成是剛剛開放的紅花,還可以寫成是媽媽的笑臉。敏銳的思維基于觀察,為學生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通過引導,不僅能擴展學生思維的空間,同時也能深化想象。
在作文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思維的拓展,還可以讓學生練習教材課文的寫作方法,學會運用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學會材料的選擇和運用,體會作者的思想,與作者的思維共鳴。這種方法對學生寫作技巧和思維拓展都是有很大益處的。
三、在大量寫作聯系中強化思維
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寫作練習,而每次寫作對于學生的思維都是一次強化和訓練。在教學中,教師督促學生堅持寫日記就是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很好的辦法。
日記的最大好處是學生每天都要寫,天天寫,天天練,保證了訓練次數;第二個好處是日記沒有內容要求,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對思維訓練的張力更強。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勤寫日記,寫身邊的事,寫真情實感。而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就必須讓學生去體驗生活,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感受發生在身邊的事情。還可以叫學生直接去觀察小動物,觀察自己浸泡的黃豆,甚至鼓勵他們去養蠶,在他們與這些事物接觸的同時指導他們把五官感受、思維想法寫出來,記進日記里。這種平常的練習,總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在想象、思考、觀察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