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考試題中,閱讀理解能力題占很大比例。教師要培養學生英語閱讀技巧、閱讀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閱讀技巧;理解能力;提高質量
一、基本的閱讀技巧
高中英語閱讀的目的和要求必須體現閱讀的本來含義,通過閱讀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高中英語基本的閱讀技巧包括閱讀速度、閱讀理解和掌握詞匯三個方面。
1.閱讀速度是衡量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為提高閱讀速度,學生必須擺脫精讀的學習方法,采取瀏覽快速閱讀的方法。高考試卷中閱讀理解部分的試題一般為20—25個,分值40—45分。很多考生覺得時間特別緊,得分率不夠高。所以說,高中英語要以抓速度為突破口,上課時臨時把閱讀材料發給學生,以模擬考試形式獨立完成,時間一到立刻把閱讀材料收回。這樣通過反復的快速閱讀法的強化訓練,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
2.閱讀理解是衡量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從歷年來的高考英語成績分析來看,多數學生錯在屬于需要推理、歸納以及需要背景知識和一些隱含意思的題目上。而一些結構嚴謹、用詞精確、詞匯豐富、邏輯性強的科普文章和理論性文章應在理解的質量上狠下功夫。僅僅依靠快速閱讀的方法是無法解決的,主要靠提高閱讀的質量。那就必須采取有針對性、實效性的閱讀技巧訓練,如略讀、跳讀和細讀等。
3.對于閱讀速度和理解,詞匯量影響極大。詞匯量大就能提高閱讀和閱讀理解的正確程度。為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一定數量的讀物。通過大量閱讀學生能掌握較多的詞匯,學生詞匯量積累多了,英語教學質量就能逐步得到提高。“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應用語言的能力上。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
1.充分利用新課程中的課文進行閱讀訓練,深化改革課堂教學的結構與形式,使學生將精讀與泛讀有機結合起來,再三強調獨立閱讀課文,旨在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每教一篇新課時,先讓學生用15—20分鐘進行快速閱讀,同時做課文的理解題,然后再按精讀的要求,給學生指定段落,讓學生自主研究主要語言點、知識點和訓練點,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質疑和生生合作討論問題,達到學生提高提出、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2.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僅僅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是遠遠不夠的。以每周1 000個單詞來進行計算,學生一個學期只能完成1萬—1.5萬個單詞的閱讀量,這樣就很難讓他們掌握獨立閱讀英語文章的基本技巧。因此,除了快速閱讀外,筆者還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向學生提供各種短小精悍的閱讀材料。如《中學生英語》《英語學習報》等報刊雜志中的閱讀材料。筆者還要求他們每人每天課外閱讀500個單詞的短文。這樣做,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又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更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愛好。
3.把閱讀理解能力的輔導落到實處。高中英語閱讀基本上是在課外進行的,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次,但是沒有得力措施就很難保證持續地開展。為了扎扎實實地搞好英語閱讀,除了對讀量、讀速嚴格要求并記錄在案進行評比檢查外,還要對他們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進行指導。一是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初期,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帶有一些不良習慣。如有的學生閱讀時愛出聲,有的學生用筆和尺之類的東西指點著助讀等。要幫助學生逐步改掉這些不良習慣,使他們養成正確的默讀習慣。二是指導學生閱讀時抓住文中重點段、段中主題句和句中關鍵詞,教給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句意思的辦法。三是指導學生“依綱”閱讀。這個綱就是文章的理解題。每篇材料都配有相應的閱讀理解題,既可以作為理解檢查題,又可作為閱讀的提綱。可指導學生先看問題,后讀短文,再做選擇答案,這樣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就不斷提高,并且學生讀得輕松愉悅,在閱讀、理解中獲得了新知識。
責任編輯 許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