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要注意結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要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拓展閱讀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語篇對話作為牛津小學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材料,更是學生獲取和運用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小學高年段英語語篇教學中,隨著教學容量的增加、學習難度的提升及學生學習差異化的出現,部分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逐步降低。如何激發并維持學生英語語篇閱讀的興趣,以下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案例,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游戲學習活動中展現學生活力
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和注意力難以持續集中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其認知水平特點,在語篇閱讀后活動中,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理念和精神,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和思維的發展,對語篇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既能讓學生積累知識,豐富經驗,又能培養學生個性。教師要充分發掘教材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興趣點,結合這些興趣點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學游戲和任務活動,引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展示自身個性和活力。
如在5A Halloween語篇拓展活動中,筆者創設了闖關的游戲,把復習運用內容融于有趣的活動中,學生興趣濃厚。如關卡1(招聘營業員活動來復習購物用語)、關卡2(購置萬圣節禮物,開展交流對話表演,在表演中運用所學用語,把活動推向高潮)、關卡3(向卡通人物介紹Ben的萬圣節準備情況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和圖片復述課文,并完成填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關卡4 (設計Trick or treat的游戲及Say a chant的游戲,讓學生體驗了萬圣節的活動,在實踐中對這一西方節日有了更深的體會和了解)。這些活動形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文本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活動及體驗中展現學習成果,展示個性和活力。
二、在自主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習思維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整體安排學習策略的發展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發展具體的學習策略,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的學習者。自主學習是新課程的學習方式之一。在小學英語語篇拓展活動中,合理安排一些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運用所學語言,發展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并維持對這一學科探究的興趣。
在5B Hobbies這課語篇拓展教學中,筆者結合本課“愛好”話題,以My family’s hobbies為談論主題,引導學生以小短文形式介紹自己家人的愛好,交流后以填空的形式寫下來。此類小練筆的形式讓學生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中說說寫寫,既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又提高了他們聽說讀寫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及自主學習能力。
三、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于圖形圖畫往往比較感興趣,而繪本正是小學生所喜歡的。英語繪本是一種有意義的閱讀。
在5B At the weekends語篇拓展閱讀中,筆者結合本課的主題“周末活動”,在閱讀后活動中引入了英文繪本閱讀這一活動形式,通過多媒體技術豐富的媒體表現功能,利用幻燈片創設了著名昆蟲學家Fabre小時候一次周末活動的故事。當繪本故事配合輕音樂呈現出來時,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學生對此表現出了及其濃厚的閱讀興趣,整個閱讀過程和氛圍相當融洽,在之后的閱讀理解練習中看出學生對此段拓展文本的閱讀非常好,意思理解清晰,練習完成正確率高。
語篇對話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而拓展活動則是對于本堂課的內化和運用,是教師根據語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表達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是提升學生語言語用能力更高的一個環節。這個階段往往是課堂的尾聲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用豐富新穎的學習形式和活動,把文本的運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責任編輯 許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