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在課堂實現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是廣大一線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拓展學生的數學實踐、引導學生自主研究等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樂園。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動性;有效性;探究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上有所收獲,有所發展,并能學以致用。作為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中使用正確的教學策略,采取與時俱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豐富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興趣是激發和推動人們探索認知事物真理的原動力,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如果善于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其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將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首先,教師可以用故事開題帶入課堂。教師多關注學生的愛好和時下流行的動畫人物等資訊,了解學生之間的熱門關注話題,以此導入課堂,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產生了解知識的欲望,進一步展開教學。其次,教師可以組織趣味性的數學小組比賽活動。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勝、好奇、好玩的性格,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組織一些數學小組比賽活動,創造一個競爭環境,讓學生在趣味性比賽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調用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其他同學協作完成比賽。在游戲當中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并能更有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記憶,獲得成就感。筆者曾經在課堂上組織一場小組比賽,讓學生一起動手準備一些數字和加減乘除符號的卡片。然后將學生分為幾組,將之前制作的卡片分配給每個小組成員,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內湊出28,完成任務最快的小組勝利,并獲得一定獎勵。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加減乘除的快速運算能力,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還使學生在競賽過程中鍛煉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激發了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
二、拓展學生的數學實踐
數學是一門嚴密抽象的、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的一門學科。在數學教學課程中,教師容易忽視數學教學的實際應用性,只注重理論教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讓數學知識緊密結合生活,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強大力量,從枯燥的理論和抽象的運算中解脫出來,讓數學變成有趣的學科。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親和力的態度和有趣的語言表達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會隨著教師生動有趣的描述,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這對學生學習新知識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教師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多以鼓勵為主,避免過多指責。因為小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過多指責和過高要求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逐漸對教師甚至數學科目產生抵觸心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人格個性等,多關心每位學生,在學生犯錯時給予及時的關心,留出時間讓他們改正提高。這樣的做法會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引導學生自主研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任務是協助學生進行再創造工作,而非只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因此,為了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本領,教師可以教授方法,讓學生自發地去探究和創造。例如,在分數的學習中,筆者引導學生將一張紙分成兩份可以表示為二分之一,那分成三份怎么表達呢?四份呢?以此類推,讓學生自發推出結論。
保持課堂多元化教學,是數學教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課內、課外的數學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讓學生懂得數學知識的妙處并能學以致用,主動思考學習,不斷反思提高,使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效得到更好的發揮。
責任編輯 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