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課教師中途接替班主任,充當的是“救火隊員”的角色。這些班級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再加上很多學生都具有“懷舊情節”,班主任工作呈現出班級問題多、工作壓力大的特點。因此,“半路出家”的班主任工作比其他班主任工作難度要大,工作壓力也更大,只有做到快速、嚴格、友情、智慧、服務、感恩,才能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教師;班主任;方法;善待
一、盡快進入角色
新班主任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就要主動向原班主任、原任課教師及班級學生了解班級情況。不能讓學生處于無人看管的“無政府狀態”,要讓學生知道學校是關心愛護他們的。班主任要以主人翁的姿態去看待和處理出現的問題,切不可在語言中出現“你們班”等讓人產生隔閡的詞語。
二、樹立班主任權威
由于是新接手的班主任,肯定會有學生不適應新的管理思路與管理理念,對新班主任的教育方式產生抵觸情緒,有些學生還會懷念以前班主任的“恩惠”。面對這樣的局面,新班主任處理問題的態度要堅決,方法要果斷,要讓學生覺得新班主任辦事原則性是很強的,在道理與班規守則方面絕不會退讓。班主任還要經常向學生灌輸“嚴師出高徒”的思想,當管理權威樹立后,以后的工作就得心應手了。
三、做學生的好朋友
當班級各項制度落實執行后,不要讓學生總覺得新班主任“高高在上、不可觸摸”,班主任不想讓自己在這個班成為“孤家寡人”,就要與學生做朋友。學生的心地是純真善良的,把他們當朋友,他們就會把教師當朋友。師生之間成為朋友了,還有什么話不能說,還有什么工作不好做呢?而且,班主任通過這樣可以更了解他們的世界,為以后的工作、生活增加更多的情趣和快樂。
四、處理問題要及時、“圓滑”
在班級工作中肯定會出現一些學生問題,班主任處理事務必須及時,否則第一個問題沒“擺平”,第二個問題馬上就會出現,而且嚴重程度會升級,所以班級工作也講究“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在處理學生問題的過程中方式方法要得當,學會“換位思考”,即使學生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如偷東西等),也不可傷其自尊心,因為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不能因為一個錯誤影響一輩子。對于學生個人問題,最好不要在眾人面前處理,保護學生的“秘密”是一個優秀班主任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總之,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問題,班主任一定要從保護學生的角度出發多想想辦法,找到一個最恰當、最“圓滑”的處理方法。
五、樹立服務意識
農村中學學生群體的特點是留守孩子多、缺乏家庭教育。很多學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孩子,學生一年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不足一個月,他們只能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能在物質給他們以保障,卻無法在知識與精神上給予太多的幫助,這就是所謂的“代溝”;再加上留守兒童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所以一些學生在受到刺激時經常會離家出走,在游戲廳、網吧徹夜不歸。家長面對這些問題時往往只是打打罵罵,無法用道理去說服教育他們,也就不能讓學生徹底改變。當這些問題重復出現時,家長便把問題推向了學校,這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所以,班主任要樹立服務意識,既要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又要當好他們的“爹媽”,多去關心學生們的生活,使他們的“精神食糧”更加豐富。
六、多進行感恩教育
班主任要盡可能地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生活狀況。在農村中學,可開展的情感教育活動還是很多的,可以從他們生活的艱辛、父母打工賺錢難、爺爺奶奶照看不容易等入手。對各類問題、各類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從學生心靈最薄弱處進行情感教育,讓他們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用行動去報恩。長期如此,學生將會更具社會責任感,心靈也會積極向善。學生學會了感恩老師、感恩家長、感恩社會,教師教書育人的阻力也就少多了。
班主任作為孩子人生的前期導師,對其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性格、人格、處事方式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教師的心中都有一根杠桿,能撬起的,不是龐大的地球,而是孩子們觸手可及的明天。
責任編輯 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