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從而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需要教師做到:讓學生在輕松自如的游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學中有玩,玩中有學;其次是善于激勵學生,讓他們對數學充滿激情;最后從實踐應用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課堂教學;興趣;激趣;實踐
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愛上數學。
一、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游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既有助于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內外的實踐也證明,科學的采用游戲教學將大有裨益。例如,在教學“左右”時,教師可設計“做操”這一游戲來鞏固所學知識,邊講邊示范,讓學生跟著做: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左耳右耳左耳右耳聽聽話,摸摸你的左肩,摸摸你的右肩,左肩右肩左肩右肩聳一聳;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左腿右腿左腿右腿跺一跺。這個游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激情,既鞏固了“左右”這一堂課的知識,又使學生得到了體育煅煉,一舉數得。
二、掌握藝術,巧用激勵性語言
教育契機的捕捉是一門藝術,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機運用激勵語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在學生發展中不僅要成為促進者和引導者,更應該是學生成長中的放大鏡,耐心細致地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適時運用激勵語言。教師要用一種賞識、激勵性的語言來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能發自內心地給予學生贊美和鼓勵,那么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會變成“聚光燈”,照亮他們的成才之路。激勵性口頭評價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氣質、特點、學習水平,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境而異,作出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對評價的認同和接受,評價的認同和接受,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
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因此,要關注學生終身發展,從內心深處贊賞、欣賞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活動采用激勵性評價的策略是多樣的,教師只有把口頭語和體態語恰當、靈活的有機結合,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情趣才能有張揚的空間,從而獲得一種自我滿足與成功感,也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和鼓舞,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三、練習設計生活化,提高操作實踐能力
課后練習是學生理解、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課后練習的生活化,可以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例如,筆者在教學中開展了“設計你的臥室”數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要求學生先做好地面的設計,包括家具擺放的位置,還要選擇適合室內空間的地板、家具、粉刷墻壁和天花板的涂料、電器等。設計好圖紙后,再做市場調查,通過各種途徑調查建材規格、型號、價格等一系列信息。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能將已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又要考慮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覺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從而使學生興趣盎然,親近數學。課后練習的生活化,可真正讓學生走進數學,讓數學走入生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當然,讓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還涉及諸多方面,包括很多細節的處理,比如提問的設計、板書的設計等。只要我們用心去設計每一堂課,每節課帶給學生新奇的感受,用數學獨有的魅力影響學生。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