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綜合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重視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已經成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靈活運用教學輔助手段;營造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興趣;建立系統有效的口語交際教學科學評價機制。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一、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綜合素質,靈活運用口語教學輔助手段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強調“說”的藝術,因此要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教學吸引力,我們必須首先重視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綜合素質,才有可能激發小學生們“聽”的積極性。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小學語文教師的普通話發音對學生們有著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規范自己的發音,練就發音標準、字正腔圓的標準規范的普通話,才可以在口語教學中更好地表達情感,使教學更具有感染力。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加強業務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知識,學習新的教材和教法,才可以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另一方面,由于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上課注意力難以持久,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語言講解,很容易導致小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靈活運用口語教學輔助手段,可以科學地運用音樂、圖片和視頻等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輔助手段來創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
二、營造適宜的口語教學情景,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塑造適宜的口語教學情景是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學生語言發展的主渠道在課堂。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師道尊嚴”“一言堂”等傳統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響,不但造成學生主體地位的失落,還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障礙。他們在課堂的表現常常是沉默寡言,尤其是那些被“遺忘”的學生更是緘默無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心理,讓學生敢說,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所在。
要想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學生。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差異,讓學生言論自由,在這種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生才可以輕松、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膽地說。為切實做到師生平等,教師應一改以往舉手回答的方式,允許學生在不打斷其他同學講話的前提下自主發言,說錯了,重說;說不完整,自己或同學可再補充;沒有想好的再想;有不同意思的當堂進行辯論,自由發表意見。這樣,消除了學生不敢說話的心理障礙,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思路暢通,發言踴躍。
在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必須從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出發,在語文口語課堂教學中根據口語教學內容和小學生自身特點有目的有意識,因人、因時、因地科學恰當地構建一些滲透著積極教育目的的充滿和諧、生動活潑、蘊含智慧、充滿學習情趣的人際交流情境、活動交流情境、生活交際情境等口語交際情境,從而使小學生在口語教學中如臨其境,以激發小學生主動進行口語交際的欲望,讓小學生在這個特定的、溫馨的教學環境中樂于交流,從而激發小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
三、建立系統有效的口語交際教學評價機制
建立系統有效的口語交際教學評價機制是學校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前提條件。同時,通過對小學生口語交際實際能力進行科學評價,也可以實現培養和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作用。對于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科學評價應當放置在具體的口語交流情境中開展,才可以反映出小學生自身真實的口語交際能力,測評時應該重點關注小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參與意識。同時應該正確認識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小學生全面發展的潛力,著眼于小學生的發展需求的差異性,進而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個性化評價時在不同交際情境下必須采取不同的評價機制來進行,對他們的評價必須科學全面準確。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用欣賞的眼光去尋找小學生自身的長處和優點,進而鼓勵小學生積極大膽地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