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培養遵紀守法的公民具有重要作用。政治教師應該發揮政治學科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優勢,自覺提高法律素養,利用學科滲透,創新法制教學方式,開展課外主題活動等,幫助青少年提高法律意識,使他們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關鍵詞]思想政治學科;法制教育;公民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重要的治國方略和奮斗目標。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培養遵紀守法的公民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上升趨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政治教師責無旁貸。政治教師應該發揮政治學科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學科滲透,加強法制教育,幫助學生提高法律意識,做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課堂教育很有必要也很重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應該依托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優勢,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
一、自覺提高法律素養是加強法制教育的前提
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決定其教學活動和育人活動的成效。中學政治教師進行法制教育必須具備以下素質:一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熟悉我國的憲法與多數法律法規,諸如《刑法》《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只有心中有法,才能講解有法。二是必須具有良好的將法制滲透于教學的能力。中學政治教材融入了很多法律知識,要善于在教學中將政治知識與法律知識有機結合。三是要具有一定的法制人文情懷。一個優秀的政治教師,身上應該有民主精神與法制情懷。這應該成為政治教師身上的一種穩定恒久的氣質與特點,并且讓這種素質在法制教育中展示。
因此,政治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法律知識,利用空余時間多閱讀法律方面的書籍,充實自己的頭腦,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
二、抓好課堂滲透教育是法制教育的關鍵
政治教材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法制教育素材,教材涉及到了很多與青少年生活密切相連的法律知識,如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消費者權益保護、依法進行網絡交往、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等法律內容。
教師要認真鉆研政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對學生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進行法制教育滲透,使政治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相互滲透、融會貫通。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利用“國體政體”這一內容,教育學生懂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了解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并了解我國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等。通過法制滲透教學,學生們增強了憲法意識,樹立了憲法觀念,能夠自覺地維護憲法的權威,懂得維護自身的各種權利。
此外,要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和滲透點,把法律知識自然融入政治教學之中。
三、創新法制教學方式是增強法制教育實效的有效手段
要講好思想政治課,必須根據理論和實際的發展變化不斷地補充新的內容,用鮮活的教學內容、現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要想使學生真正理解法律知識,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僅有空洞的理論說教是不行的,必須通過大量的案例來講解。因此,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十分注意了解和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案例和材料。可以把這些案例、材料制成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科技成果、信息網絡化優勢,以精美的視頻和富有感染力的音響效果,強有力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開展課外主題活動是加強法制教育的有效延伸
教師在抓好課堂教育的同時,還需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抓好課堂教學的延伸??梢越M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錄像或電影,指導學生觀看電視中的一些法制欄目。例如,組織收看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說法周刊》《法律講堂》《庭審現場》等節目,用活生生的事實給學生們敲響警鐘,引起震撼,使他們認識到沒有法律知識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才不會讓法盲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還可以舉辦法制講座,開展法制知識競賽,參觀法制教育圖片展覽,組織學生走進法院,旁聽法院審判,使學生對法律伸張正義、懲戒犯罪的威力感同身受,避免了抽象的條文灌輸,增強了學生們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青少年時期是可塑性很強的時期。這個時期做好了法制教育工作,青少年便會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的公民,也一定能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