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創建優秀的班集體,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班主任,必須分清學生群體中的“長板”與“短板”,然后采取科學的方法,使長板更長,使短板也變成長板,從而使班級這個木桶的“存水量”達到最大值。
[關鍵詞]“三生”現象;班級管理;班級優化
在一個班級之中,學生各方面的學習狀況有如一只木桶,由若干塊木板組成。木板有長有短。因此,組成班級的學生亦有“長”“短”區分。這“長”與“短”,用通俗的術語可以界定為優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這里劃分主要是以成績與遵守紀律為標準的。那么要建立優秀的班集體,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班主任必須分清學生群體中的“長板”與“短板”,然后采取科學的方法,使長板更長,使短板也變成長板,從而使班級這個木桶的“存水量”達到最大值。面對這三種學生,在人格上教師應該一律平等對待,不能有所歧視,有所偏愛。但為了達到創建優秀班集體的目的,對不同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對待優生必須做到揚長避短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成立一個提高班,在留下的平行班級中,班主任要善于發現“漏網之魚”,即有一定基礎、有一定潛力的苗子。此類學生在學習、思想上有以下特點:學習上相對平行班中其他學生而言成績有一定優勢,但可能整體均衡,沒有單科拔尖,也可能有單科或幾科拔尖卻有拐腳現象。這些也就是造成他們不能進入提高班的重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要掌握學生各科學習狀況,一方面采取談心方式共同探討,交流薄弱學科的學習方法,并督促他們加強薄弱學科的學習;另一方面,班主任要與任課教師聯系,交流如何使這部分學生薄弱學科的提升。在思想上,此類學生的心態很復雜。面對本班學生,他們會因成績優異而自傲、自負,然而面對提高班學生,他們又會因技不如人而自卑。面對這兩極的心態,班主任一方面要糾正他們心中的自傲心態,另一方面又要從思想上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二、對待“后進生”要善于“短中見長”
在一個班級當中,免不了有少數的“后進生”。“后進生”的管理,對整個班級的優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后進生身上總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被一般標準不認同的缺點或不足。如成績較差、紀律觀念不強。如果對“后進生”聽之任之,不加強引導,有可能使他們的不良行為增大甚至影響他人。班主任對待“后進生”時不能僅看到 “短處”,更應該見到長處,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有的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不高,但能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有的文化成績不夠理想,但文體方面有一定特長。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從“短”中發現“長”,進而做到“揚長”避短。認清長、短之后,要尋找補“短”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對常違反紀律的學生,要開展個別談心活動,進行耐心說服和引導;對文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加強鼓勵。總之,對待有短處的學生,要多增加感情投入,給點“偏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三、對待中等生要取長補短
“取長”意為鼓勵其長處,“補短”亦為改正其弱點和不足。一個班級中兩頭的學生比例相應要少,而大部分都可劃為中等生的范圍。因此,可以說中等生是一個班級中堅力量。此類學生學習上有一定基礎,但并不牢固;思想上有上進的欲望,但也有畏難情緒及惰性。如果班主任能夠針對此類學生學習與思想上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那么,這部分學生則有可能由中等生變為優生,從而促進整個班級成績與學風提升。
面對中等生,班主任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及愛心,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科潛力、學習欲望都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暫時落后、尚有進取欲望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指導;對在學習上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要降低要求,循序漸進,多做個別輔導;對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學生,要經常組織各種活動,多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對有厭學畏難情緒的學生,要進行及時談心,多舉優秀的例子進行鼓勵教育,激發上進心,增強其學習的動力。
在班級管理中,所有關系學生的事都不是小事,班主任要善于以小見大,小題大做。只有認真、細致地投入,才會有豐厚的回報。面對班級的三類學生,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正確對待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所有的“長”與“短”,要善于辯證地看待這“長”與“短”,做到“取長補短、揚長避短、短中見長”。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