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敘法
一家人出城游玩,因為環線整修,孩子爸開車繞來繞去,開到一條又窄又泥濘顛簸的小土路上。兒子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車子開到坑洼處時,他還故意夸張地東倒西歪。我在后座看著他的“表演”,沒吱聲。
晚上,三人歪在沙發里喝果汁閑聊,氣氛融洽。我忽然坐直身子,認真地說:“兒子,有件重要事忘告訴你了。”我頓了下說,“副駕位置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坐的。”“嗯?”兒子眨著眼睛,一臉專注。我慢條斯理講起來:“首先,這位置風險大,坐者必須有安全意識,上車就要自覺扣好安全帶;再者,這位置視野較好,坐者要擔負起觀察瞭望并輔助主駕辨路識路記路職能;第三,坐者還要有講笑話能力,用以化解主駕因長時間開車引起的困倦;第四,迷路時,坐者要主動下車詢問,積極和主駕研究應對方法;第五,坐者要注意語言,多講吉利話,用積極的情緒帶動全車乘客。”
“對對,看你今天坐車時的表現,啥忙沒幫上不說吧,還總得我提示系安全帶,而且一會兒說別把小鳥撞死了,一會兒說別把小狗壓扁了。”孩子爸沖著兒子說。
“這么說來,我今天做得確實不甚理想哈。”兒子撓著頭一臉歉意。
孩子總愛犯錯,如果不是嚴重性錯誤,就不必急迫地指點批評。有些生活常識和規則,在合適的時機慢慢講,效果會更好。
繞彎彎
兒子有過敏性鼻炎,每到夏秋交替時都會發作,需要注意防護。比如,起床后不能立刻開窗接觸涼風,天天早晨堅持用冷水洗臉,出門戴口罩,注意加強體育鍛煉,能及時用藥,癥狀就會減輕。但跟他說過很多次,他總不當回事。
最近,當地一家報紙舉辦陽光助學活動,每天都會有兩三個寒門學子自強不息的報道。我們選了一個男孩子,按賬號匯了200元助學金。匯款歸來,我忽然有了新想法,向兒子提問:“你看了這些報道有啥觸動沒?”“你又想說獻愛心或者勵志類的話吧。”兒子篤定地說。我搖頭。“哦?”兒子有點意外,轉轉眼睛,鎮定地說:“是不是要討論現行教育制度或者是醫療改革?”這小子倒是越來越厲害了,但我繼續搖頭。兒子大感意外。我啟發他:“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家庭都有個共同點?”“是不是家里都有病人?”“對,你看這些家庭,不是父母就是爺奶生病,生了病,自然無法工作,你說身體健康是不是挺重要?”“是啊,如果身體好,哪怕打工做小買賣,也會賺到讀大學的學費啊!”兒子特別感慨。“所以呀,咱可得注意別讓鼻炎老發作,不然,后果也蠻嚴重啊!”“噢—是呀。”兒子似有頓悟。
第二天一早,兒子起床后沒急著開窗,還用冷水洗了臉,出門前稍稍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把口罩戴上了。
通過有趣的繞彎彎,既能和孩子保持融洽的關系,又可達到教育的目的,這法子比大吵大嚷或直白生硬的說教好用許多。
引用法
早晨,兒子臨出門時傳下“圣旨”—把他的T恤洗了。“晚上回來自己洗吧。”我拒絕后,兒子不高興地走了。
晚飯后,我把之前看到的孩子與父母溝通的小測試拿出來,兒子平時最喜歡做各類測試題,馬上興致勃勃做起來。
1.每天離家前與父母說明事由、回來時間,并說再見。
2.與父母發生矛盾或沖突,事后能主動溝通思想,并承認自己錯的地方。
3.主動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4.父母下班回來,主動打招呼,遞上一杯水。
5.每天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告訴父母,主動和父母交流思想。
6.在自己生日那天,送份禮物給父母感謝養育之恩。
7.在父母生日的時候,送禮物給父母,或者做一件特別的家務事。
8.節假日一般能在家陪父母吃飯,或陪父母走親訪友、購物娛樂。
每題1分,8分優秀,6分良好,6分以下需改善。
“唉呀,才 5分。”兒子有點沮喪。
我看了一下兒子的測試情況:一到四題,每題扣掉0.5分,第六題0分。“自己生日給父母送禮物,我也沒想過呢,以后我們一起做吧。”我跟兒子說,“第四題怎么扣分了?”
“沒遞水。”兒子沮喪地說。“可你常幫我們遞拖鞋、接重物,這比遞水實惠,不該扣分。”“哦,那就是5.5分,約等于6,良好啊。”兒子突然高興起來。
睡前,兒子在門口猶豫了下,小聲嘟囔:“媽媽,我早晨態度有點不好,沒說再見,別介意啊。”小測試起作用了,我心里偷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