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我們從小就很熟悉,從牙牙學語的啟蒙便開始與之相伴,到少年懵懂時對詩意的淺淺意會,一路走來對于古詩我們從來都不離不棄,即使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也一如既往地喜歡甚至熱愛。那屬于古詩的文字之美和音律之美總是讓人沉醉,其聲其形不禁讓人想在這詩歌的長河里傾心溯游。也許這就是古詩之于文學歷史和歷史中人的吸引力所在,它無盡的魅力一直自覺不自覺地影響著我們的情思,無數個曾經、現在與將來,當然也包括我們的文學之路。
古詩作為中華古典文化的重頭戲,自然從有它之時到今日已被無數的文學評論家、批評家品評解讀,選本、注本、別裁、詩話等,形式可謂紛繁復雜且豐富多樣,但它們無不充滿著濃濃的學術氣息,給人一種陽春白雪的感覺。然而,古詩的魅力又讓人總是情不自禁地愿意去走近并了解它的過往,更想從中體會古代勞動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真實境遇,以及古代男女真實的情感心路歷程,所以我們需要一本關于古詩的可以平視的讀本。馬世一先生的《古詩行旅》內容深入淺出,行文活潑有趣,既突出了古詩的文化內涵,又提供了實用的古詩認知,更可培養古詩欣賞的能力,同時兼具枕邊書和學術書的雙重特點及價值。
《古詩行旅》是語文出版社策劃的以中華文化為基點的藝術與實用相結合的系列叢書——“中國古典之門叢書”之一,共分為四卷: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唐代卷、宋遼金卷、明清卷。此書是作者馬世一先生在前人詩話的基礎上依據時代特點和當下閱讀需求撰寫的,他“希望自己在這套書中像一個導游陪同讀者朋友們一起行進在中國三千余年風光旖旎的詩歌旅程中,去體察先祖的審美與情感,去感受中國古代詩歌無與倫比的魅力”。該書按歷史朝代分編“詩經”“楚辭”“漢詩”“魏晉南北朝詩”“唐詩”“宋遼金詩”“元明詩”“清詩”八個模塊,共選編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時代文化特色的近700首廣為流傳的著名詩篇,從中可以窺見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面貌和獨有特色。同時,書中每一歷史朝代的詩選部分都編有“概述”,對一個時代的詩歌發展及獨有特色做了概括介紹;對一些有深遠影響的詩人,從作品篇目的選擇與編排上大致可見出他的“人生軌跡線”,即沿著這條“線”逐步深入地了解詩人的人生、人品、人格及其藝術成就。另外,每首原詩下都編有“題解”“釋疑”“閱讀思路”“今譯”“賞析”“閱讀延伸”“閱讀思路”等欄目,通俗易懂,明白曉暢,沒有學究氣,趣味性強,是一部適合中學生和成人閱讀的好書。
讀一部好書,相當于一次心靈的完美旅程,而在古詩的文字里旅行就更有一番韻味了。
《古詩行旅》這部書我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讀過,除了古詩的本身之美外,我更欣賞作者的“今譯”白話詩,因為譯文音韻和諧、節奏明快,不但體現了原詩的詩意、詩情、詩味,而且其語言非常有現代特色,讀來能讓人輕松愉悅并會心一笑,不禁想到原來古代的男女是如此浪漫而多情。當然,還有一個耐看的便是“賞析”部分,雖然此部分未必有更多的新解,但是作者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是知人論世,每一首成功的詩都是有感而發,不是附庸風雅,更不是無病呻吟,而要讀懂一首詩就先要了解詩人這個人,以及詩人所生活的時代,因為“知其人才能論其世”;二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即側重解析不同詩人不同的風格,比如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郁、王維的恬淡、李商隱的隱深、蘇軾的瀟灑、陸游的率真等都帶有時代和個人思想感情的印痕,與他們的詩所寫的內容是高度統一的。當然,詩人們的詩風遠不止所列舉的單一的一種,作為曾經在社會現實中生活的詩人們也像我們現代人一樣嘗盡人生酸甜苦辣百般滋味,其詩正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內化與升華,所以這些詩就是不同社會中不同個體真實的、歷史的、深刻的縮影,它們無疑都是多面性、立體化的,同時更是生動而有趣的。
一本書讓人喜歡,緣于它的文字、體裁、題材、裝幀等多個方面,但講述內容的方式才是一本書好壞的關鍵因素。《古詩行旅》采用的正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聊天方式,不管是“釋詞解句”,還是“領悟詩意”,抑或“賞析詩境”,都將這一系列不易懂的寓意內涵陳述于事例中,就好像一位慈祥和藹的長者在和讀者一起切磋琢磨,以求讀懂并享受每一首詩所蘊含的美妙。在這個過程中,讀者的古詩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肯定也會不斷得到提升。如若不信,讀一讀試試就知曉了,而且還能在這古詩的文字里徜徉一番。還等什么呢,快到詩國里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