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
從第一次偶遇,到登記結婚,他們經歷了漫長的32年。從結婚,到心灰意冷,卻只用了4年。這4年里,他常常對她動手,一巴掌一巴掌打得她心寒。終于有一天,她找到廣東省江門市婦聯維權站,想看看這接下去的日子怎么過?接待她的是維權站站長嚴鳳珍。
“他還想不想過下去?如果想的話,就不該動不動打人。”坐在嚴鳳珍面前的這個女人叫徐玉姍,傷了她的男人叫劉協。她之所以戀戀不舍,是因為他曾救過她的命,而她帶著女兒等了他許多年。
時間回到36年前。
當時只有15歲的徐玉姍從四川去廣東探親。那天,表姐帶她到江門游玩,兩個人一直玩到下午5點才返回。姐妹倆走到一個偏僻巷子的時候,迎面走來幾個年輕人,對方走到他們身邊時,突然開始搶徐玉姍身上的挎包。徐玉姍和表姐一邊使勁護著包,一邊大聲呼救。
這時,一個少年突然出現在徐玉姍和表姐的面前,跟那幾個年輕人廝打起來。混亂中,徐玉姍看到有人從身上抽出一把刀……
因為驚嚇過度,徐玉姍和表姐拼命奔跑,兩個人一直跑到車站,坐上了離開江門的車。坐上車的徐玉姍仍驚魂未定,剛剛發生的一幕像噩夢一樣,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
之后,徐玉姍常常會想起那個對她出手相救的男孩,她希望有一天能見到他,親口對他說聲謝謝。那個男孩就是劉協,當年他也15歲。
3年后,徐玉姍在新疆某兵團工作的表叔回四川探親,跟徐玉姍的父母商量后收養她,并把她帶到了新疆。
1983年,已經參加工作的徐玉姍無意中結識了一個給兵團運水的服刑人員,一聽對方說是廣東人,她激動起來,跟對方聊到6年前的事,還說起自己很想見見那個救過自己的大男孩。
讓徐玉姍做夢都想不到的是,幾天后,她一直想見的人竟然站在了她面前。
原來,劉協也在兵團服刑,那天聽同伴講起和徐玉姍聊天的事,知道她要找的人就是自己。可當年那個見義勇為的小伙子為什么會成了服刑人員?原來,劉協后來結識了一些社會閑散人員,最終因為盜竊、打架被判刑11年。服刑時,被分配到監獄廚房負責運水工作,運水的過程中有和外界接觸的機會,這也是他能和徐玉姍見面的原因。
也是在這一天,徐玉姍得知,為了救她和表姐,劉協那天受傷很重,甚至差點丟了性命。聽到這些,徐玉姍內心生出深深的愧疚。
等待
那之后,兩人又見過幾次面,徐玉姍覺得劉協善良又通情達理,便決定托付終身。
劉協是自由犯,負責中隊和干部伙房的供水,可以從早上6點到晚上8點在外運水,自由度很大,這期間,他和徐玉姍戀愛了,并發生了關系,而且在不久之后就懷孕了。那一年是1987年。
徐玉姍的肚子越來越大,最終暴露了真相。單位給了她兩條路:一個是打掉孩子,一個是將她開除。徐玉姍怎么會舍得打掉孩子,那是她對劉協愛的證明。
最終,徐玉姍被單位開除了。失去工作后,她回了趟四川和廣東,告訴自己和劉協的父母,她已經有了劉協的孩子。但老人似乎都不太接受孩子的到來。徐玉姍的父母認為,兩個人沒有登記結婚,將來能否走到一起很難說。劉協的父母則認為,劉協還在服刑,以后徐玉姍和孩子的生活又由誰來照顧?
盡管有這么多反對的聲音,但徐玉姍還是生下了女兒小滿,她希望女兒能成為劉協好好改造、重新生活的動力。
小滿出生后,為了維持母女倆的生活,徐玉姍打過零工、撿過破爛,最落魄的時候,還撿過菜葉子吃。可即使最難的時候,她都沒有想過要放棄等待。
5年后,因服刑期間有立功表現,劉協于1992年提前釋放,這讓徐玉姍滿心歡喜。一家人終于團聚了,這正是徐玉姍想要的生活。但歡喜太短暫,沒過多久,劉協再次因為盜竊和打架被判入獄。
那段時間,徐玉姍常常摟著不到5歲的小滿掉眼淚,她不知道劉協到底想沒有想過她們母女倆?
劉協又被判了十幾年。走投無路的徐玉姍投靠在無錫工作的堂哥和姐姐的女兒,得到了親戚、好友的照顧和幫助。
2008年,出獄后的劉協去無錫將母女倆接回自己的老家江門市。為了給母女倆一個正式的身份,劉協與徐玉姍于2009年領取了結婚證。原以為,這一次終于可以幸福快樂地在一起了,可生活卻并不如愿。結婚之后,徐玉姍和劉協經常因為瑣事爭吵不斷,吵著吵著,劉協就開始動手打人了……
家暴
聽完徐玉姍的講述,維權站站長嚴鳳珍被觸動了,她決定幫助徐玉姍。幾天后,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況,嚴鳳珍以及該站專業社工、法律專家志愿者,一起去了徐玉姍的家。
當被問及為什么會出手打徐玉姍時,劉協說,妻子的嘮叨常常讓他心煩氣躁。“我其實不想這樣對她,畢竟她為我付出了那么多,可有時候實在控制不住自己。”劉協說著,低下了頭。
劉協也有他的苦衷:出獄后,因為有“前科”,一直很難找工作,他只能靠擺地攤賣菜為生。而徐玉姍因為不會說廣東話,沒辦法單獨去賺錢,使得劉協身上的壓力更大了。加上之前一起“混”的朋友還經常來找劉協,他很痛苦,可徐玉姍并不理解,反而經常嘮叨,這讓劉協很反感,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
“無論如何也不該打妻子啊!打妻子是違法的,你知道嗎?”張兆強律師問劉協,他搖搖頭。隨后,張律師給劉協講解了有關家暴方面的法律法規,還特別強調了《婚姻法》中禁止家庭暴力的內容。聽完講解,劉協似乎有所醒悟:“雖然我是犯過罪的人,但我會遵守法律。既然已經知道打妻子是犯法的,我以后會努力改正。”
隨后,專業社工師李德賢給夫妻倆進行了家庭調適的輔導。在李德賢的引導下,夫妻倆講述了從相識到結婚的許多細節,在相互傾訴的過程中,兩個人都被彼此感動了。尤其是劉協,到最后一直不停地抹著發紅的眼圈,不再說話。
那天,婦聯的工作人員在徐玉姍家里發現一個異常情況,徐玉姍的女兒小滿一直躲在自己房間里,不時從門縫里用敵視的目光看著來訪者。李德賢向徐玉姍詢問后得知,小滿這樣的情況有好一段時間了,她不愿意跟人說話,總躲在自己房間里,一天到晚不出門。
在征得徐玉姍的同意后,李德賢嘗試與小滿接觸。小滿起初很抵觸,根本不說話,目光斜斜地望向遠方,從不看人。在得知小滿內心對爸爸有抗拒時,李德賢嘗試從這里尋找突破口。果然,等了好長一段時間,小滿終于開了口:“爸爸很壞,他打我媽媽。”那天,小滿說了對爸爸的不滿,但話很少。
女兒
幾天之后,李德賢又去了徐玉姍家,再次嘗試跟小滿進行溝通。這一次,小滿的態度比上次好了許多,甚至說出自己心里的不快和壓抑。
小滿說,她不喜歡江門,因為這里沒有朋友,而且母親對她找工作有很多限制。比如工作時間不能太長、工作地點不能太遠,她因此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終日無所事事的她,免不了胡思亂想。加上又常常看到父母為瑣事爭吵,父親甚至動手打母親,這些都增加了她對父親的抵觸以及對家庭的厭惡,使得她更不愿意與人溝通交流。
在征得徐玉姍夫婦同意后,維權站的工作人員決定幫小滿走出家門、擺脫自閉。
李德賢首先運用同理心開導小滿,要理解父母的處境,理解母親對她工作限制的緣由和心情。同時邀請她加入反家暴志愿者行列,希望通過參加志愿者活動來認識更多朋友,盡快適應現在的生活環境。
與此同時,李德賢還與徐玉姍夫婦進行溝通,建議他們不要過度保護女兒,要學會放手。徐玉姍夫婦直點頭,并贊同女兒加入志愿者行列,希望借此改變女兒封閉的生活。
在征得小滿同意之后,李德賢和小滿一起制定了參加志愿者的計劃表:一是學會與他人交流;二是學會作為一名志愿者的一些工作方法;三是認識新的朋友。
小滿加入志愿者隊伍后,狀態非常好,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幫助整理“家庭零暴力,幸福千萬家”宣傳單,參加“美滿婚姻學堂”志愿活動等。在這個過程中,李德賢不斷幫助小滿認識新朋友,增加她與外界的接觸。
如今,小滿自閉的傾向已經有了很大改善,慢慢愿意與人溝通了。徐玉姍夫婦的關系也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兩個人雖然偶爾還有小爭吵,但劉協已經不再動手打人了。這樣的結果對于徐玉姍夫婦一家和婦聯來說,都是值得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