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睿和方梅走進咨詢室后,各自坐在沙發的一角,夫妻倆都是一肚子委屈。方梅說:“張老師,浦睿一見到女人就貼上去,我看他是想做一個萬人迷,恨不得讓全世界的女人都喜歡他!”蒲睿卻氣呼呼地說:“我倒是想貼你,可你讓我貼嗎?”因為丈夫太“輕浮”,方梅氣得要離婚。
婚后,他對別的女人憐香惜玉
我問方梅:“你們戀愛時,他就表現得舉止輕浮嗎?”
方梅堅定地搖了搖頭:“我家的家教非常嚴格,我的性格也很保守。如果他原來就是這樣,我根本不會和他接觸。當初,我倆是在公司的聯誼會上認識的。會上有幾百個人,他只圍著我轉。戀愛后,他更是對我溫柔體貼。記得有一次,我倆相約騎自行車去香山玩。出發前,他特別細心地幫我調試自行車,還自己騎了一圈。他說,把車調好,我騎的時候省勁兒,我當時心里特感動。那時候,他在我女友面前挺矜持的,也不會隨便跟陌生女人搭話。雖然性格活潑,給人的感覺并不輕浮。但是,結婚不到一年,他就變了,把我扔在一邊,對別的女人憐香惜玉!”面對妻子的控訴,浦睿皺了皺眉,沒有吭聲。
“他的憐香惜玉,具體有什么表現?”我繼續問道。
方梅生氣地說:“我舉幾個最近的例子吧。上個月,浦睿的哥們兒帶著新婚妻子來我家玩。分別時,我倆送他們下樓,不巧樓道里的燈壞了。浦睿哥們兒走在最前面,他的媳婦落后幾步。我家浦睿就緊跟在人家后面,一個勁兒地提醒她‘走慢點兒’,還攙了她幾下。我呢?根本沒人理!人家丈夫都不管,你上去又攙又扶的,算怎么回事?”
浦睿忍不住分辯道:“她不是第一次來咱家嗎?我對客人熱情點兒,她對我評價高,你不也有面子嗎?”
方梅沒搭理浦睿,繼續控訴說:“上周,我們出去旅游,旅游團里有一個不認識的女孩暈車了。停車后,別人都下車去景點拍照,就他特意跑到車門前,等那女孩下車,給人家遞水遞藥,把那個女孩感動得都快哭了!我當時真想上去踹他一腳!還有前兩天,他們部門新來了一個女大學生。哎喲,他那個體貼啊,幫人家租房、搬家、買東西……只要女人夸他兩句,他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我說:“哦,是這樣。浦睿,是什么使你婚后不到一年,有了這樣的變化呢?”
浦睿緩慢地說:“結婚后,我總感覺方梅沒把我放在心上。她的性格穩重矜持,不懂得關心人,從不對我說甜言蜜語,也沒跟我撒過嬌,甚至不太愿意跟我親密。有時候,我心里會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足夠好,足夠有吸引力。其實,我在女人這方面挺不自信的。每次,別的女人感謝我,給我一個曖昧的眼神,我就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但是,我從來沒有外遇的想法。我不拒絕異性的要求,只是害怕自己不能讓別人滿意;我擔心別人不喜歡我,我就失去吸引力,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那就太失敗了……”
很明顯,浦睿的心中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沒有吸引力的男人是非常失敗的。那么,這個認知是從哪兒來的呢?
原來,浦睿的母親曾經有過一次外遇。吵架時,她指責丈夫“沒有吸引力,不能吸引她”。雖然,夫妻倆最后沒有離婚,但父母的這次婚姻危機卻給浦睿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他認為,因為爸爸沒有“吸引力”,所以,媽媽才差點兒和別的男人跑了。于是,他想要證明自己對異性有吸引力。
我繼續引導他:“聽你這么說,爸爸的吸引力關系到能否留住媽媽。那么,你的吸引力,和什么有關呢?”
浦睿脫口而出:“和我家方梅有關,我要保護好我們的婚姻呀!”
方梅聽到這里,忍不住插話說:“我的天啊!你討好那些女人,讓我這么難堪和痛苦,不是正在毀掉我們的婚姻嗎?”
浦睿啞口無言。他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與初衷完全矛盾的。
我又問方梅:“為什么你不愿意對浦睿撒撒嬌呢?”
方梅沉默了一會兒,輕聲說:“可能是因為我爸爸吧。小時候,有一次我爬上他的腿,想對他撒撒嬌,結果被他一把推了下去。他說,女孩子要舉止端莊大方。他對我一向要求嚴格,我覺得他不喜歡我。”
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情結
我捕捉到,他們問題行為背后有隱形的情結。在身體充分放松后,我引導他們進行想象:“在你們的想象中,你和爸爸、媽媽的關系,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浦睿說:“在畫面中,我是一棵小松樹,爸爸是一棵大松樹。在我們不遠處有一棵柳樹。媽媽說,柳樹更好,她坐在柳樹下。”
“那時,你多大?”
“10歲。媽媽不跟爸爸說話了。爸爸問我,如果媽媽不要我們了,我還會跟著爸爸嗎?我說,我會跟著爸爸。后來,媽媽和爸爸和好了。但是,媽媽還是會抱怨爸爸沒有吸引力,不會關心人。我心里特別不服氣,覺得爸爸很冤枉。我爸特男人,就是不會花言巧語,應該是我媽對不起我爸。”
“說這些時,你的內心是什么感受?”
“酸酸的,有些傷感,心跳速度加快了,憤怒,還有恐懼。我真怕媽媽不要我們了!我很生氣,媽媽沒有看到,其實我和爸爸才是對她最好的人。”
我轉頭問方梅:“聽到浦睿的故事,你想對他說什么?”
“浦睿,我感覺你是在替爸爸不平。我能感覺到,那棵小松樹是多么難過和憤恨。我覺得,你媽媽當時是通過和柳樹的接觸,去體會或者驗證她迫切需要的一些東西,不見得不喜歡松樹。其實,我就特別喜歡松樹,松樹比柳樹更加堅韌、挺拔。”
浦睿感動地說:“是嗎?聽你這么說,我一下感覺輕松了。我總害怕自己是一個失敗的男人。”
我接著問方梅:“你的畫面是什么?”
“在我的畫面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捉迷藏。媽媽和我藏起來,爸爸來找。媽媽藏得很隱蔽,我藏在一個很容易找到的角落里。我希望爸爸先找到我,但他就是不看我,使勁兒地找媽媽……”說著說著,方梅的眼淚流了下來。
“那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不重要,很沒有面子,失落、妒忌、生氣。”
“和浦睿當你的面去討好別的女人時的感覺,像嗎?”
方梅若有所思地回答:“像!不過,浦睿讓我有更丟人的感覺。”
我對浦睿說:“現在,你想對方梅說點什么?”
浦睿誠懇地說:“對不起,老婆!我太自私了,只顧自己,讓你難堪,讓你受傷,對不起!另外,我覺得,你爸是故意假裝找不到你。男人是以誰最后勝出為榮的,你爸肯定想讓你有這樣的成就感!我是男人,所以,能理解你爸的想法,相信我!他不是要冷落你、忽視你,而是在用男人的方式愛你!”
聽見丈夫的話,方梅破涕而笑,而浦睿趁機撫摸了一下妻子的臉,幫她擦眼淚。
我幫助他們進行了總結:“浦睿、方梅,你們的畫面表達出了重要的信息。小時候,你們在自己生長的家庭里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這讓你們疑慮,甚至受傷,形成了‘情結’。浦睿恐懼自己像爸爸一樣,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留住伴侶。這個情結漸漸發展為: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受女人歡迎的萬人迷,用女人對他的喜歡程度,來確定自己的價值。方梅恐懼自己被忽視,希望自己在親人那里被優先照顧到。這個情結發展為:非常看重在別人眼里,自己是不是優越的。剛才,你們幫助對方區分了想象與現實的不同,這是一種成人的表達方式。這代表你們已經長大了,現在有能力去面對和解決心中的那個情結。對嗎?”
浦睿和方梅相視而笑,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而他們的身體,也向彼此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