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煙草大王褚時健種出的“褚橙”,到IT界大佬柳傳志開賣“柳桃”,再到如今的地產界大佬潘石屹為其家鄉(xiāng)甘肅天水的“潘蘋果”代言,任志強為阿拉善小米代言。這股“大佬+水果”的勢頭愈演愈烈,大佬們扎堆務農成了一種流行。就連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都推銷起海產品金融產業(yè)鏈上的金槍魚。
農業(yè),如今在中國已經成為不少知名企業(yè)家的寵兒。這些大佬們對農產品的追捧究竟意味著什么?消費者緣何又對這些高價水果追捧之至?
“褚橙”、“柳桃”、“潘蘋果”、“任小米”
一張矮桌,四條長凳,褚時健坐在桌邊,吸著玉溪煙,操著濃重的玉溪方言,一開口便說:“我們的橙子分成三個等級,特級品10塊錢一公斤出貨,市場上賣10多塊一斤,供不應求。”
這是2012年時,褚時健對自己出產橙子的一個判斷,如今,其市場價格早已翻番。
褚時健種橙子喜歡事必躬親,從他身上,你幾乎看不到商業(yè)偶像身上的時尚標簽。從2002年開始,80多歲的褚時健每個月下地8—10天,吃住就和工人一起。他對質量把關極嚴,品種不好的、個子太小的、質量不好的橙子,他都讓農民摘掉。
褚橙成功后,一時間大江南北都沸沸揚揚,一方面是贊嘆這位曾經的“煙王”的勇氣,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企業(yè)家們對“務農”的熱情。在“柳桃”大賣后,柳傳志稱能與褚橙放在一起是他的榮幸,為此他還親自到云南去看望了褚時健。聯想如今開始投身水果行業(yè),其佳沃水果總裁陳紹鵬曾走上田間地頭,開始研究土壤。
有人種植,有人代言。近日,在北京卜蜂蓮花望京店內,地產商潘石屹像模像樣的賣起了他的“潘蘋果”,穿上了該超市的工裝,現場切蘋果,親自榨果汁給顧客品嘗,盡力地為他家鄉(xiāng)的蘋果賺“吆喝”,還請來了他的好“基友”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到場助威。
談起“潘蘋果”,一向善談的潘石屹打開了話匣子:“這些蘋果都來自于我的家鄉(xiāng)甘肅天水,目前進駐該超市的有三個品種——紅富士、花牛以及黃元帥,均是蘋果界中的優(yōu)質產品。紅富士甜脆,適合年輕人;花牛綿軟,適合老人和小孩;黃元帥酸甜,適合孕婦和中老年人。”介紹的面面俱到,潘石屹活脫脫像個“果農”。
當被問及為何為蘋果代言時,潘石屹說,每次回老家——甘肅天水,都想要把家鄉(xiāng)的蘋果推銷到外面去。“你嘗嘗就知道了,在天水這個地方日曬充足,蘋果的味道和外面種的不一樣。”看見村子里很多我童年的小伙伴們都在種蘋果,我就想著怎么幫助他們,為家鄉(xiāng)人盡心盡力,幫助他們銷售,好增加他們的收入。
而潘石屹也在現場揭秘稱:“任志強也要代言‘小米’了,叫‘任小米’。”任志強稱,他去年擔任了阿拉善基金會會長,阿拉善地區(qū)為解決沙漠化,生產出一種節(jié)水型小米,已經有300畝,今年要推廣到3000畝,以后要達上萬畝。
誰在消費“褚橙柳桃”:
吃的不是水果,是故事
近日,百度團購推出了“生活本來就該原汁原味”的特供水果團購活動,時下最熱門的“褚橙、柳桃、潘蘋果”聯袂開團,在價格方面百度團購也的確帶來了驚喜折扣,其中褚橙mini裝原價218元,百度團購購買價僅需198元;柳桃優(yōu)品裝原價198元,折扣價格189元;而潘蘋果每箱優(yōu)惠折后價僅為88元,而目標也盯準了“追求健康有品質”的消費人群。
盡管百度團購價格上有優(yōu)惠,但這些“大佬”水果比起市面上的水果而說,依然價高的離譜。拿本次上市的“潘蘋果”售價為88元每箱,每箱重3公斤,相當于29.3元每公斤。目前普通蘋果價格普遍在每公斤10元左右,而擁有“潘蘋果”品牌的花牛蘋果每公斤較普通蘋果價格高出近20元。
而隨著年底果品銷售旺季來臨,記者調查發(fā)現,這些高價“大佬”水果竟然供不應求。“褚橙”自網絡銷售以來,一律遭“瘋搶”。包裝箱里面裝有送給購買者的專屬卡片,使得“買水果”有了專屬定制的意味。由于快遞配送的城市有限,不少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甚至遺憾自己沒能“品褚橙,任平生”。
而3公斤價格達168元的“柳桃”、3公斤價格達88元的“潘蘋果”,銷量也堪稱火爆。“哥吃的不是水果,而是一種精神。”不少消費者愿意購買這些昂貴的農產品,首先來自于消費者對“大佬信譽”的信任。成功企業(yè)家將自己的名字與農產品捆綁在一起營銷,本身就給這些農產品增加了“價值”,在食品安全堪憂的中國,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注重品質,而不再貪圖便宜,于是消費者更愿意對賭上自己的信譽的“大佬”水果們多一點關注。
另外,從“褚橙”的銷售火爆來看,人們購買這些水果更多的是看重這些水果背后的精神附加值——“吃褚橙,任平生”這樣的勵志作用,讓吃起來的味道比起普通水果別有人生況味。
最后,這些水果的營銷都搭上了電子商務的順風車,當下消費者更習慣于網購水果的消費模式,借助電子商務便捷、受眾廣、人群物質水平偏高等特點,“大佬”水果得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才賣的如此順風順水。
而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大佬”水果的品質,賭上了“大佬”信譽的農產品,要么是大佬們精心培育的,比如“褚橙和柳桃”,要么就是優(yōu)質品種的推銷,比如“潘蘋果”和“任小米”。
據褚時健介紹,褚橙沒有經過任何添加劑和農藥污染,擁有24:1的黃金甜酸口感和重要的營養(yǎng)價值。而通過新科技有機方式種植出來的“柳桃”,豐富營養(yǎng)機制對養(yǎng)護頭發(fā)有很好的作用。“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水果”,甘肅獨特地理優(yōu)勢讓天山蘋果松脆多汁,這也難怪地產大鱷潘石屹親自為這款水果代言。可以說,“褚橙”、“柳桃”和“潘蘋果”都是目前國內具有頂級品質的水果,賣相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均可堪比進口水果。
三個行業(yè)大佬卷起褲管下農田,消費者為之買單不僅是對水果的安全和味道的追求,還有其水果背后所承載的生活理念。正如本次百度團購推出褚橙、柳桃及潘蘋果特供水果團購活動,就提出了幾個關鍵詞:原汁原味、鮮果饕餮,健康高品質。
農耕背后的商業(yè)滋味
如果說潘蘋果和任小米就是潘石屹和任志強推廣公益事業(yè)的一部分,目前兩人都還沒進軍農業(yè)的大動作,暫且不過是地產玩HIGH了,玩轉“農業(yè)”新概念吧。那么“勵志橙”與“柳桃”就真的是在探索一種新農產業(yè)鏈了。
人生失意后的褚時健,將干實業(yè)、種橙子當成了“老當益壯”的寄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褚時健對記者說:“我性格的養(yǎng)成,不管逆境順境,都要有事做,日子才好打發(fā)。一旦開始做了,做得不好也不甘心。”在“褚橙”上市后,很多商界大鱷也受到了啟發(fā),開始關注到“農業(yè)求富”這本新成功經。
而另一位傳奇人物“柳傳志”的“柳桃”則讓人看到了更多“重商業(yè)探索、投資農業(yè)”的決心。“聯想控股已經對農業(yè)板塊投入超過10億元,未來5年內,還要投入20億元-30億元。”柳傳志直言:“別人都做的,我們不會輕易去做,而水果容易做出高端品牌,在商言商,這對佳沃的成長有利。等佳沃有了口碑之后,紹鵬他們對農業(yè)也更了解之后,也會做大米這樣的基礎農產品。”
對于商界大佬對農產品的追捧,專家表示,現在名人開始做農業(yè)、代言農產品,給農業(yè)發(fā)展指明了品牌化發(fā)展的道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愿意為其高品質付出較高的成本,生態(tài)農產品的市場需求旺盛,發(fā)展空間較大。其次,涉足現代農業(yè)能夠享受的政策優(yōu)惠,同時農業(yè)屬性有利于其分散自身行業(yè)經營風險,拓展新的盈利點。
當然,大佬們投身農業(yè),也有盲目失敗的。網易丁磊2009年說要養(yǎng)豬,至今未果;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劉強東2012年曾高調宣布轉型農業(yè),后來僅是在老家宿遷投資了500畝的有機水稻,產出大米主要供應親友和員工。他本人還號稱將擴大規(guī)模到上千畝,但目前,京東商城上的“強東大米”基本沒有對外銷售,即便是該公司內部員工,也越來越少吃到“強東大米”了。
不是投身“農產品”就能成功,有分析認為,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于對農業(yè)生產屬性沒有很好地把握,缺乏經驗,更加缺乏持之以恒的決心。農業(yè)不同于其他產業(yè)并不適宜資本快進快出,只看好農業(yè)未來的發(fā)展?jié)摿ΓF有的政策支持,或者僅憑一腔熱情貿然進入農業(yè),而沒有科學的規(guī)劃,對自身財力沒有很好地衡量,很難保證能夠獲利或者堅持下來。
廣發(fā)銀行網絡金融重視用戶體驗屢獲嘉獎
本刊訊 廣發(fā)銀行憑借優(yōu)質的客戶體驗和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表現,得到媒體和市場的高度認可,連獲“年度手機銀行”、“十佳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獎”、“最佳移動金融銀行”、“最佳網上銀行營銷先鋒獎”、“最佳網絡金融創(chuàng)新獎”、“卓越競爭力電子銀行”等大獎。
據悉,2013年是廣發(fā)銀行網絡金融發(fā)展元年。去年10月,廣發(fā)銀行將原電子銀行部正式更名,調整部門組織架構和職能,變身為“網絡金融部”。正如廣發(fā)銀行網絡金融部負責人所言:“用戶體驗才是王道,只有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產品才能長盛不衰。不管是最初的電子銀行,還是現在的網絡金融,‘體驗為王’這個核心精神一直沒有變,將來也不會變。”
相比于其他同業(yè),廣發(fā)銀行在網絡金融發(fā)展道路上起步較早,步伐穩(wěn)健。該行網絡金融部產品經理展示了一份創(chuàng)新產品清單,細細數來,近年該行網絡金融業(yè)務已誕生26項業(yè)內首創(chuàng)功能,僅2013年就首創(chuàng)11項,足見其在創(chuàng)新領域的爆發(fā)力。其中包括,業(yè)內唯一一家實現全面支持蘋果Mac和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商業(yè)銀行;首家推出24小時“離行式”智能銀行;首家在全國網點提供免費無線Wi-Fi服務;首批推出微信營業(yè)廳、易信營業(yè)廳等移動金融服務,并建成手機官網,推出小企業(yè)手機銀行,短信銀行,打造短鏈接、二維碼等移動金融營銷服務體系;還率先實現移動支付全布局,先后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開展手機錢包業(yè)務合作,均成為移動支付首批國內發(fā)卡銀行。據了解,當前支持同時與三大運營商、中國銀聯開展移動支付合作的商業(yè)銀行僅廣發(fā)銀行和光大銀行兩家。
據悉,廣發(fā)銀行現已成功構建起以新一代個人網銀、手機銀行、移動銀行及自助銀行等為主體,智能銀行、網上營業(yè)廳、微信營業(yè)廳、易信營業(yè)廳和移動支付等新興服務模式為延伸的電子銀行協(xié)同服務體系,使之服務外延更廣、服務種類更多、服務效率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