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行業的起源和根基是產品,但是在今天,信息技術行業所包含的絕對不再只是產品而已。實施、審計和服務管理,模型、實踐和方法論,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項綜合性的學科。同樣的,今天企業信息化不僅是軟硬件的集成,更包含了整套的知識體系。按照鼎捷軟件研發總裁周忠信的話來說,“計算機需要操作系統(OS),企業信息化也同樣需要,我們將其稱之為eOS”。
很多人對于鼎捷軟件的印象都是從ERP開始,而在周忠信看來,ERP只是鼎捷eOS中的一部分。這家企業的目標,是將用戶日積月累經過多次開發形成的、松散且分裂的信息化系統重新梳理,再造一個整合、統一的平臺。因此,與外人想象不同,其研發策略并不是只看重資源調度,也不只針對機械、制造等特定領域,而是面向整個企業計算環境。
“這個環境的數據密集、運算密集,擁有行業和企業差異,且與應用緊密集成。”周忠信表示。這樣的特性,使得企業信息化在認知、設計、實施以及生命周期管理等多個方面都變得比較復雜。因此,鼎捷軟件希望能夠依托于其在ERP方面的成功經驗,重新規劃企業信息化的流程。
周忠信認為,從領域知識過渡到應用知識,再將應用知識“翻譯”為系統知識,這樣的思路將會完全再造企業信息化。同時,其也成為了鼎捷eOS的核心思想。
“這是一個以事件所驅動的工作流。在這個流程中,我們能夠打破企業的邊界。”周忠信表示。不過他也承認,將抽象業務具象成實際的產品與方案,這種知識的轉化過程是比較復雜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鼎捷軟件選擇從其最熟悉的ERP產品入手。周忠信表示,目前鼎捷軟件在開發流程中已經在利用應用工具將領域、應用和系統知識進行轉化,以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定制化需求。而在下一代的ERP軟件產品中,將會整合這個已經被內部運行“打磨”得非常成熟的工具,方便用戶自行對ERP解決方案進行適應性的改造。
鼎捷軟件內部給這個工具起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塑模工具。顧名思義,其能夠在不改變材質結構的情況下,將原本千人一面的模型重新設計,滿足個性化需求。實際上,鼎捷軟件最新的E10產品的用戶,已經可以感受到塑模工具的作用。“面對用戶的定制化需求,很多時候我們利用塑模工具可以在1~2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周忠信介紹說,“同時,用戶的定制化需求也充實了我們后端的知識庫,使得其更容易適配和響應未來的新變化。”
相比較eOS、知識轉化,周忠信對于現在熱門的云計算、移動化反而談的比較少。他認為,云計算是產品和服務的交付模式,而移動化則是企業信息化的一個組件,其已經被包含在了平臺的研發過程中。“而研發的重點就是知識的轉化。”他表示。
面向方面編程、事件驅動、知識轉化,再包括打破企業邊界與社交化,很多面向未來eOS平臺的設計思路,已經在E10身上得以體現。在鼎捷軟件的研發規劃中,無論是PLM還是CRM、POS等,都將會圍繞ERP得以展開,實現一體化集成的eOS平臺。對于這樣的架構設計,周忠信充滿信心地表示:“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ERP是避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