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移動終端等新興IT技術的不斷演進,企業變革已是大勢所趨。但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和需求變化,IT廠商也必須從用戶的實際業務需求和應用模式出發,全面重塑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英特爾正傾盡全力,打造全面的端到端計算解決方案來推動這一轉變。”英特爾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中國區高級經理、行業資深架構師龔毅敏在近期舉辦的英特爾(第八屆)企業信息技術論壇上表示。
以在能源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石油企業為例。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研究院數據中心目前就部署了基于英特爾架構的整套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依賴英特爾的至強、至強融核、固態盤、高速互聯技術,及它們與Lustre、Hadoop等軟件的有力結合,石油勘探能效明顯提升。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處理總中心總工程師賴能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IT技術創新與油氣勘探的主要結合點在于地震波勘探法,它可以對人工制造和收集回的地震波進行處理,并將之轉化成可視化的油藏模擬圖像,幫助準確定位油氣田的儲藏。這一過程不僅要依賴能精準收集數據的前端傳感探測設備,而且其產生的TB級、PB級海量數據,也需要借助高性能計算技術進行快速處理,獲取洞察。”
從2011年開始,賴能和團隊發現數據量開始快速增長,而且隨著采集技術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的數據量比2013年增長了3倍。在談到HPC下一步在石油行業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時,賴能和總結了以下幾點趨勢:“一、基于多核CPU+協處理器模式會成為主要的應用平臺。二、高速網絡,主要是基于萬兆、4萬兆和10萬兆的網絡會成為主流。三、存儲方面,主要會在高性能、高可用性、可管理性、穩定性這塊的挑戰會更大。四、數據傳輸時間方面要求更高。五、綠色機房建設技術,主要是在節能制冷方面會有新技術出現。”而這其中,賴能和認為還需同步解決更高要求HPC的配置問題,需要更加穩定的大規模的并行處理系統。
密度海量數據處理已經成為油氣勘探的趨勢,大數據成為常態,所以需要更大規模的計算資源。對此,龔毅敏表示:“英特爾在大數據方面已經具備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之前英特爾中國研發了自己的大數據分析平臺Hadoop的產品IDH,并且在今年年初又與Hadoop的服務和軟件供應商Cloudera達成戰略合作,并面向中國用戶開發推出了針對客戶推廣了融合版本Hadoop產品CDH。但是結合到具體不同的行業,我們會與合作伙伴一起,針對用戶的具體它的應用場景做更多深度合作和技術的合作點的挖掘。”
除此之外,在端到端中新興的物聯網端,英特爾提供了在性能、功耗和功能上具備多樣化特點的產品組合,包括了至強、酷睿和凌動產品線,既有傳統的處理器,也有集成了更多功能的系統芯片(SoC)。還有去年發布的以Quark為代表的開放微架構,將有望大大提升能源行業專用智能物聯網設備開發和應用的速度。
而在能源之外更為廣泛的行業,英特爾端到端解決方案也大有用武之地。例如面向醫療行業,英特爾與相關軟件和解決方案開發商協作,正在努力構建前端到后臺的信息化支持,并建立與各應用系統協同集成的臨床數據中心,幫助完善醫療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讓基于開放架構的端到端技術和解決方案擴展、深植到更多行業,并為身處其中的企業和機構帶來撬動轉型和升級機遇的支點,英特爾正致力于同更多本地合作伙伴及行業用戶密切合作。” 龔毅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