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函數與抽象函數是高中數學的兩大難點,但可能因為適合高中生研究的抽象函數(指數型、對數型等)實際并不抽象,而真正的抽象函數又太過“虛無縹緲”,并不適合中學生研究.或許因為這些原因,抽象函數問題已基本退出浙江省數學高考舞臺.于是,可難、可簡、變化多端的復合型函數,正慢慢成為各類考試的命題“熱點”.
1 關于一類復合函數名稱的約定
那么,復合函數到底是不是函數?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因為它滿足函數定義,但它卻又不一定是“一次對應”函數,筆者在標題中偷換了“概念”.那么怎樣的函數才算是“一次對應”函數呢?筆者姑且把它約定為:只通過一個“對應法則”就完成對應的函數,即形如“( )f x =關于x的表達式”的函數都可稱為“一次對應”函數.按以上約定,顯然高中段碰到的大部分函數都是“一次對應”函數,而形如“( ( ))f g x =關于x的表達式”的函數則不是“一次對應”函數,因為在函數關系中出現了兩個對應法則f和g,根據上述約定可以稱它為“二次對應”函數,而且以此類推可以繼續往下約定到“n次對應”函數.
2 對“二次對應”函數的深入探究
對于此類復合函數名稱約定是非本質的,筆者更關心的是“二次對應”函數(可以推廣到“n次對應”函數)到底是怎樣一個函數?它能否轉化為“一次對應”函數?以及此類題型在解題或命題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2.3 關注“二次對應”函數命題過程中的易錯點
如果對“二次對應”類函數認識不夠深刻或不夠本質,而隨意改編或命制相關試題,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會出現原則性的錯誤而“貽笑大方”.下面筆者繼續以具體問題為例,列出在改編或命制該類問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
因此,在“二次對應”類函數的命題過程中,若設問當x (定義域內)為何值時,求函數值沒有問題,但若設問求f( t )的值就值得關注,下面繼續說明.
3 后記
只要命制過試題的老師都知道,要“整”出一份適合自己學生的試卷已經相當不容易,如果要面向一個市或省的學生命題,更是不知道要傾注命題者多少心血、時間和智慧,而且結果(命題質量)如何,得由大家評判.因此筆者以為只有平時多加積累,才有可能避免試題命制過程中出現一些原則性的錯誤;只有多加學習,才有可能改編或原創出更多優秀的試題;只有多加磨練,才有可能命制出大家所認可的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