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元,七日六晚游港泰。” 沒有在廣告宣傳上投入一分錢,沒有官方網站,蘭世立只是在微博上發了這條勵志游的消息,就有上萬人報名,并在2014年10月為這位湖北省前首富、東星集團創始人創造了3000多萬的價值。
“不找我愛的人,要找愛我的人。”這是試圖東山再起的蘭世立對他90多萬粉絲的看法。同樣,創辦錘子科技的羅永浩,就是利用與粉絲的互夸、對手的互搏,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這就是當前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本質所在——通過極致的產品和服務來獲取用戶,把用戶變成自己的“粉絲”,然后通過跨界整合資源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最終提高用戶的ARPU值——可以針對更多、更細的領域,甚至是更細的人群,并且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解決之前未能解決的難題。
可以預見,未來的一切商業模式變革都關乎于人,與每個人有關。雕爺牛腩、周黑鴨,無不是將粉絲經濟發揚到極致的典型案例,這并非是說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下粉絲會變得更加盲從,而恰好證明了作為個體的“人”,變得愈發的重要。所以我們還看到了美甲上門服務、極客學院的整合教育、“聯車魔方”用手機實現對車的控制……現在的信息技術已經可以把每一件產品的流向、每位消費者的情況都記錄下來,再通過數據挖掘,加以云計算平臺的海量數據處理,為客戶量身定制,把消費和服務推向一個高度個性化的時代。
現如今,O2O等新興趨勢正在飛速地普及與發展,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正在和傳統產業相互滲透,線上線下結合所產生的商業機會已經成為新一波創業熱潮。任何一個細分領域,在移動互聯網的背景之下,都有可能成就一家成功的企業。“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改變成本結構、組織形態和商業模式。”這也是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對互聯網思維的極簡概括。
互聯網真的有這么大的魔力嗎?答案是確定無疑的。真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時代》周刊才將2006年度人物授予“你”—— 互聯網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因為對 “你”的選擇可以融合很多正在蓬勃壯大的趨勢,新一代的市場消費主體伴隨著互聯網長大,各種互聯網應用對于這些新新人類而言可謂易如反掌,成千上億的人開始加入網絡新新大軍,隨著移動互聯網席卷一切的浪潮到來,自然會引發各行各業全新的變革。
“這不僅改變了世界,而且改變了改變世界的方式。”《時代》周刊的這個判斷非常精辟。現如今,每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都在創造著歷史,也被歷史所改變。這也意味著,如果你還不緊緊跟上,不僅會落后,而且會迷路,連怎么追趕都不知道。任何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會發生——而且遠遠快于你的想象。唯一的問題是,它是否因你或者為你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