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學院的互聯網整合教育觀
2014年1月,IT 教育網站“極客學院”成立,剛開始時注冊用戶不過幾百人,到了4月份,注冊人數超過4萬,9月22日,極客學院對外宣布成功完成B輪融資2200萬美元,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和藍馳創投,也讓IT職業在線教育平臺再度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焦點。
在業界驚嘆這家在線教育網站“瘋狂成長”的火箭式速度時,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極客學院”創始人之一,負責網站營銷推廣工作的李杰卻顯得心態沉穩,語速平和:“天底下沒有憑空掉下的餡餅,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餡餅也不會對你有任何好處,只會砸死你或是撐死你。極客學院這個產品的形態確實是今年初才制定下來的,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其實已經做了大量的鋪墊工作”,而讓李杰引以為豪的是,“注冊用戶呈現爆炸式增長,其實中間我們并沒有做任何宣傳,完全是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
關鍵的節點
談起IT職業教育,很多人對多年前的IT認證、培訓并不陌生,也催生了持續了多年的“考證熱”,但現在早已是明日黃花。相比,極客學院則走了另外一個路線,定位于移動開發者群體,主打的概念是“課程最新,最實戰”,貼近市場需求的脈搏,從2014年初上線以來,極客學院也由此進入了“瘋狂成長”的火箭式路徑。
李杰回憶道,極客學院1月份剛創立的時候注冊用戶還只有幾百人,4月份是2萬人,現在是15萬左右,“4月份是一個關鍵的節點,在那個月從2萬到8萬的過程中其實是靠用戶的口碑。我們沒有做任何宣傳,完全是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大家覺得你的產品好,自然就會推薦。”
迅速從0到15萬,這也與極客學院幾個創始人鮮明的“極客”個性和經歷有關。李杰自詡是“非典型文藝青年一枚,果粉一枚,各種互聯網產品/App重度體驗用戶,早期BBer。國內IT沙龍活動的活躍者”。于是,他負責的營銷推廣也更多帶有極客特質——沖擊線上模式、顛覆線下模式,也成為極客學院最與眾不同之處。在李杰看來,極客學院特點是“課程最新、最實戰”,是和國外的lynda、plurasight模式相像,其盈利模式來源于會員制收費(30元/月、260元/年等)。而推廣網站的營銷模式對他來說早已是輕車熟路,“從2010年起做Android培訓的時候,我們就舉辦過很多線下的讀者、網友的交流活動,很多時候甚至是網友自發舉辦的,要想成功舉辦類似的培訓活動,就是一定得了解用戶的需求,首先你對他們要有價值輸出;其次他們渴望參與這個事情,但你要知道用怎么樣的方式去引導他們,最后還必須實現共贏,利用你的影響力去幫助他們獲得提升。”
目前,極客學院聚集了300多門IT職業技術課程,幾乎囊括了中國上半年最火熱的技術課程首發。在課程的選擇方面,極客學院并非憑空地捏造需求,而是通過他們擁有200萬用戶的開發者社區收集用戶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學員制定了系統的學習路徑圖,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用戶的進階學習;還可以很好地為企業培養對口人才,一舉打通了整個在線教育的商業閉環。
極客學院如今除了有10多位專職教師,外圍還有幾百位教師,按照內部制定的講授規范,目前每天會至少上線1門課程,其上線的全部課程,都是通過教師前期錄制,學員點播的方式來實現。交互簡單,并不意味著后臺設計就簡單。當用戶在學習一門課程的時候,即使是某個課時停留的時間長短,都會被當做大數據收集起來,以此更個性化地為學員提供課時的編排,更快地幫助學員掌握所學。李杰認為,極客學院其實是用互聯網的思維在改變傳統行業。“我們要做的就是教育界的小米,因為我們永遠在關注用戶,關注用戶在用什么、停滯在哪兒、需要怎樣解決……用戶也會參與到產品中,我們是在與用戶的互動中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線教育的明天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業已成為一大“藍海”市場。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839.7億元。目前極客學院在這片藍海中立住了腳,并走出了一條“小而美”的垂直在線教育路徑。
極客學院投資方藍馳創投投資總監曹巍對此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之所以再次投資極客學院,與極客學院的內容有關。雖然IT類在線教育網站競爭激烈,但極客學院有差異化的特點:一是上線新課程速度快,二是在結合行業趨勢的同時,注重課程的實戰性。目前這一行業已經由喧囂進入沉淀期,有獨特價值的、有良好的服務與課程內容的培訓機構才能贏得用戶,才能有長遠的發展。
李杰給本刊記者舉了一個例子,2014年6月3日夜里2點,蘋果突然發布了swift語言,全世界都有點詫異。但由于中美時差和語言障礙等原因,正當許多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開發者遺憾不能第一時間體驗到這種語言的簡潔和強大時,極客學院迅速響應用戶的需求。中國第一個Swift課程在那一天早上9點的極客學院上線,整個過程只間隔了7個小時。正在業界對極客學院Swift課程上線的速度發出驚嘆的時候,極客學院又在社區上發起了編著中國第一本Swift書籍的項目協作需求。會員紛紛響應,通過線上協作的方式,只用了三周左右的時間,這本書籍撰寫完成,并交付出版社印刷。
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極客學院從社區提取用戶的需求數據,快速將實戰需求投入在線課程的制作中,并以課程+社區的模式迭代,最終形成小米式的閉環,那就是將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完善平臺和產品。在李杰看來,極客學院的愿景是讓所有人都能接受到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其長遠努力方向是“虛擬職業大學”,這需要取得官方、高校、社會的承認。目前國內大學的 IT 教育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教師缺乏項目經驗,課程內容過于陳舊,導致畢業生在進入工作后往往需要“二次啟蒙”。因此,中國的 IT 教育已經到了一個變革的時代,“過去,我們必須通過考試主動收集用戶掌握知識的情況,但互聯網能夠天然地處理大數據,精準地做到一對一,通過分析,提供個性化、高效率的學習方案。”李杰解釋道,正是因為教育的哲學體系變了,促使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在線教育產品萌芽發展,從而更好地為用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