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下午,阿里云2014開發者大會已經曲終人散,但是很多開發者卻流連在會場,久久不肯離去。這不是一次傳統意義上的開發者大會,會場布置得更像是露天的音樂會,現場的數千名開發者及各方參會嘉賓,一邊享受著律動的音樂,一邊隨意在草坪上小憩,在輕松愜意的氣氛中互相交流。
馬云曾對開發者大會這樣評價:“在這里,我發現這幫年輕人在談夢想,講未來。我們的大會要為中國無數創業者在這里搭一個平臺,真正讓大家的Dream High起來,讓更多人參與到這個理想。”
開發者大會成了“道歉”大會
然而,本次阿里云開發者大會最大的亮點,竟然是大會第一天主會場歷時兩個小時的“自我批評”與“道歉”大會。阿里云CEO王文彬領銜,阿里云兩位資深研究員張東暉與唐洪跟進,最后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振飛壓軸,4位阿里云業務的高管親自上臺,輪番進行自我批評,并向廣大開發者致歉,同時很細致地提出了下一步的改進方案。自我批評尺度之大,道歉場景之驚心,令場里場外所有人都大開眼界。
當王文彬在臺上的時候,主會場大屏幕赫然打出“‘飛天唯一好的……就是名字起得好——阿里云前員工、搜索研發工程師’‘能夠親自經歷投資4億元而研發失敗的項目,也算是幸運的了——阿里前員工、飛天研發工程師’”。當張東暉在臺上講產品改進的時候,主會場大屏幕打出“完善開發者體驗——文檔準確性、API/SDK完整性、控制臺體驗”。接著就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次RDS新發布前端傳給后端的字串,把“MySQL”寫成了“mySQL”,一個簡單的大小寫錯誤直接造成用戶無法購買MySQL實例。劉振飛一上臺,就把用戶的聲音用大字打到大屏幕上:“‘不要重啟我們的服務器!’‘你們這個機房的質量為何差?’‘你們tmd能不能快點解決我的問題?!’‘我們家在做活動啊,你們怎么能當作攻擊?!’”劉振飛用萬分抱歉的心情說,雖然用戶說了不要重啟服務器,但最后還是重啟服務器了。
阿里云CEO王文彬在現場向所有的開發者致歉,他在一個題為“努力,走心”的PPT里引用博客園杜勇的話:“雖然道歉無法彌補給大家帶來的麻煩,但是我們可心用更好的用戶體驗,更貼心的服務去彌補。雖然故障的事實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努力創造更少故障的未來。” 博客園是一個在阿里云上運行的程序員博客,自從上線阿里云后,博客園每遇到一個問題就把它寫成一篇批評文章。為了表明誠意,阿里云把博客園撰寫的108篇批評文章集合起來,印刷了一本名為《進步集》的書。
從野蠻生長到精細化治理
王文彬說:“2009年阿里云投入了很多人力進行研發,從無到有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產品。但是結果在當時沒有顯現出來,所以很多員工因為不理解而離開。我們也尊重他們,也看到外界很多質疑,我覺得這是鞭策我們前進的力量。”
實際上,當2008年阿里決定投入云計算的時候,亞馬遜已經推出AWS云計算兩年多了,微軟也在2008年推出了第一代微軟云服務。而阿里云在當時還是從零開始,甚至因為辦公室沒有空調而需要買冰塊制冷。
“上海連續3天的高溫,阿里云卻是連續3天的故障!”博客園如是寫道,那已經是2013年7月的時候,“阿里云最核心、最有優勢的服務,竟然如此不穩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此外,阿里云人至今都記得阿里內部關于是否要把阿里巴巴業務遷移到“不靠譜”的阿里云平臺上的大爭論。
現任阿里云CTO、曾為阿里云CEO的王堅說道:“今天出現了很多所謂云計算專家,可是沒經歷過親身實踐的話,怎么能算得上專家呢?”阿里云就是拿阿里巴巴自己的業務練手,硬是一點一點把云計算平臺做起來了。當然,關鍵時候還是馬云拍板,支持了阿里云的發展。時至今日,阿里云已經成功完成了發展初期的野蠻生長階段,開始走向精細化治理階段。
針對下一步的發展,王文彬給出阿里云的承諾:完整而細膩的產品體驗、做可依賴的運維服務、建立一支懂開發者的產品技術與服務團隊。今后阿里云的定位,包括從“平臺導向”轉向“用戶導向”、建立“世界級”的技術平臺、與開發者建立“共生”的生態關系。
這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從“平臺導向”轉向“用戶導向”,這其實非常容易理解,按著王文彬的話說,就是要把技術服務中的“毛刺”去掉。過去,阿里的電商業務也是基于阿里云,但是從底層基礎設施到上層電商應用,相當于是整體打了一個包,因此可以實現雙十一75%的訂單并無一漏單。開放技術平臺的問題,在于很難預測總體用戶的使用量高峰值,如果能以用戶為重點,進行重點服務,就形成了一個優先路徑,將大幅提升總體用戶體驗,有利于建立健康、可持續的云生態圈。
阿里云歷程
2010年1月,阿里云的第一個機房啟用
2011年7月,自主研發的“飛天”平臺開始對外提供公共云服務
2012年11月11日,阿里云承擔了天貓雙十一20%的訂單
2012年11月,阿里云通過了英國標準協會BSI審核的ISO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2013年6月,阿里云獲得了全國第一張跨地區IDC資質牌照
2013年9月,余額寶全部核心系統遷移到阿里云上
2013年8月,阿里云實現5000臺服務器集群的規模
2013年雙十一,阿里云處理了75%的訂單量
2013年12月,英國標準協會BSI宣布阿里云獲得全球首張云安全國際認證金牌(CSA-STAR)
2014年5月,阿里云香港數據中心開放運營
2014年8月底,阿里云深圳數據中心開放運營,這是阿里云第五個開放的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