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理由:作為113家央企的“婆婆”,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的人選至為關鍵。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以來的兩任主任——李榮融和王勇都為央企做出了獨特的貢獻,成為國企發展史所銘記的人物。正因此,2013年國資委兩度換帥引得各界關注。
作為國務院唯一的直屬特設機構,代表全國人民履行股東職責的國務院國資委成立10年來,在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使得一度拖累經濟大局的央企成為中國參與世界經濟競爭的主力軍。
這樣一個重要機構的掌舵人變更,自然會引發廣泛的關注。
2013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王勇出任國務委員,留下的兩項職務分別由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毅接任。
蔣潔敏上世紀70年代進入石油系統,2000年以中石油副總的身份調任青海先后任副省長、副書記,2004年重返中石油,在推動中石油上市、走出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毅19 9 2年進入紀檢監察系統,先后任黑龍江、河北紀檢監察部門主要負責人。其后張毅升任中紀委副書記,轉任寧夏一把手。
在前三任國資委主任里,李榮融任職時間最長,7年時間里完成了國資委整體布局,推動了央企間合并重組和董事會制度建設。王勇上任后,重視央企發展質量,把做強做優提到了做大的前面。蔣潔敏則提出以央企“保增長”助力全國“穩增長”,要求央企全年增加值增長達到8%以上、利潤增長達到10%以上。
長期分管紀檢監察工作的張毅履新后,適逢黨中央要求各級黨組織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張毅以黨委書記的身份出任了國資委黨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其間,多名央企高管落馬和部分國資委機關干部的人事變動被視為與此有密切關聯。
張毅任職河北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期間,河北省委書記程維高落馬。張毅為此在《瞭望》周刊上撰文反思稱,一個具有50多年黨齡、十幾年正省級經歷和連續三屆中央委員的黨的高級領導干部被開除黨籍,“毀就毀在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上”,“教訓十分慘重”。
2013年9月1日,上任不足半年的蔣潔敏被中紀委雙規,免除了國資委主任職務,成為中共十八大之后第一個接受組織調查的中央委員,也是國資委歷史上首個接受組織調查的主要領導—現有信息顯示,他被調查的原因與其在國資委的履職沒有關聯。
蔣潔敏被調查后,關于國資委主任這一重要職位的接替人選有多個版本的演繹。有消息稱,中央候補委員中排名第一的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有望順位成為中央委員,并出任國資委主任。被稱為學者型官員的馬建堂曾任國資委秘書長,在經濟領域有較強影響力。另有消息認為,熟悉國企改革的重慶市長黃奇帆可能接替這一職位。來自央企高層的消息則表明,將由張毅一肩挑,兼任主任、書記二職。
2013年12月中旬,張毅履新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一職,成為繼李榮融、王勇、蔣潔敏之后掌管央企的第四任掌門人。這注定不會是一份輕松的工作。
首先,在2013年國資委備受折騰、國企高管頻頻落馬的嚴峻形勢下,張毅亟需盡快重塑國資委和央企的正面形象。對此,紀委出身的張毅定能不負眾望。在出任國資委黨委書記、副主任期間,他一直致力于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贏得了各界的積極評價。
其次,國資委面臨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考驗。2013年12月26日,在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張毅表示,改革必須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要敢于突破傳統觀念和思維定勢,敢于打破條條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