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理由:做企業,要應時勢,敢于發時代之先聲。林左鳴精準把握時代脈搏,引領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直到與世界巨頭平起平坐。如今,林左鳴又成為擁抱第三次工業革命歷史巨變的先鋒。
2013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中,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當選。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他不無自豪地介紹說:“當前中航工業所采用的數字化設計和數字化制造技術遠遠超過俄羅斯,當今世界上僅有幾家頂級歐美企業可以做到。”
盡管林左鳴認為,這個獎項是頒給50萬航空人的,但輿論普遍認為,中航工業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績,與林左鳴堅持不懈的變革與創新有著密切關聯。
林左鳴有深厚的航空知識背景,同時也是一名著述頗豐的經濟學者。學養賦予了他廣闊視野和創新思維,非常善于從社會、經濟和學術前沿中獲得思想和行動的養分。
1995年,38歲的林左鳴臨危受命,成為所在單位成都航空發動機公司總經理,創新地使用國企改革“三聯”策略,三年實現扭虧增盈。隨即他被調到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擔任一把手,探索了以“整體剝離,帶資分流,員工持股,內需扶持”為特點的主輔分離改制模式。3年后,黎明成為全國國企改革脫困典型。
2006年,當“民轉軍”方興未艾時,林左鳴較早地在國內提出,航空工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走軍民融合、產融結合的道路;當大家都在關注國內市場時,他提出航空工業要融入世界產業鏈、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圈,使得中航工業能夠與國際對手同臺競技、平起平坐;當管理者都在學習西方管理理念時,林左鳴認為,中國企業家應該將中華民族傳統的士大夫精神轉化為現代企業家精神。
“做企業就如同打橋牌,要敢于叫牌。”林左鳴如是說。
2013年,林左鳴再次叫牌。
他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目前,世界正在進入以自工業化為特點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對大多數人來說,自工業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而他已經進行了深入研究。
林左鳴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出現以下生產方式變化的特征。一是自工業化。數字化設計和制造、先進的網絡化環境、相應的管理變革和法律制度,如適應互聯網應用的專利保護制度等等,將使社會進入一個自工業化時代。二是基于自工業化條件下的再制造化。
在他看來,自工業化時代將摧毀原有價值創造的鏈條,需要引起中國企業的高度關注。他解釋,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隨著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的進步,包括電子商務平臺加上3D打印這樣新型制造技術的出現,會使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目前,中國的工業化和信息化在部分地區仍未完成。林左鳴認為,這不但不會成為中國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阻礙,反而會成為中國和國內廣大企業的巨大機遇。“基于網絡和各種新型生產方式的自工業化生產,將會使企業進入的門檻更低,能幫助一些企業順利地進入到分散化生產的過程中。”
據了解,目前中航工業已經注意到了自工業化生產的趨勢和影響,正在分析和研發自工業時代這種分散化的生產方式所需要的生產技術。林左鳴坦言,中航工業已經在一些重點項目上使用了3D打印等新技術,并有計劃地將這些技術進一步用于民用生產。
他對整個工業界如是表示:“我們必須把握住當前螺旋式上升的關鍵歷史時期,展開雙臂,激情擁抱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巨變,努力實現‘彎道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