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舉行的2014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上,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在個人演講中向來賓逐一介紹了索尼的智能腕帶、4K電視、智能手機、PlayStation游戲機以及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唯獨沒有提到VAIO筆記本。這或許是個預示,因為一個月之后的2月6日,索尼宣布整體出售VAIO筆記本業務,同時拆分電視機業務,成立單獨的公司。對消費電子業務動刀,對平井一夫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無異于斷腕自救。
索尼近年來一直虧損,信用評級被下調至垃圾級。索尼衰退的跡象在更早時已出現,平井一夫即是親歷者。“我不清楚是哪一年,肯定是我在美國做PS業務的時候,所以肯定是在2006年之前。”
54歲的平井一夫生于日本銀行職員家庭,小學在紐約就讀,經歷美國后嬉皮時代—— 一個追求自由個性的時代。中學時,他曾在加拿大就讀一段時間,直到15歲時才返回日本。與大多數日本企業高管操一口日式英語、言辭謹慎內斂不同,平井一夫英語流利,演講時熱情而直接。
對平井一夫,索尼前任CEO斯金格曾有這樣的評價——“他能同時理解硬幣的兩面,不單是內容和硬件兩種不同的業務訴求,還有日本和美國的不同文化”。這也恰恰是外界對斯金格詬病最多的缺點——不能有效整合索尼的內容和硬件資源。
平井一夫明白,索尼已經到了歷史上最為緊急的關頭。在壯士斷腕般的10000人的裁員計劃正式啟動之后,近日,平井一夫詳細論述了自己的拯救索尼計劃,目的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力爭改變索尼。
變革實屬不易,索尼正內憂外患。它的對手是在互聯網時代身形矯健的蘋果和三星。索尼動作遲緩。究其原因在于索尼多年的頑疾,各業務部門割裂,各自為政,行動遲緩,且缺少業務發展的戰略重點。為此,他改變了斯金格時代的“Sony United”口號,取而代之的是“One Sony”戰略,砍掉部分業務,并旗幟鮮明地發展影像、移動和游戲等重點業務。這注定是一場艱難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