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被稱做“電商界大炮”的李國慶的“二”,無論是作為妻子還是作為拍檔與其比肩的俞渝,反倒更凸顯“女漢子”特質,有著別樣的理智和淡定。
作為當當網聯合創始人,俞渝的淡定不只是在李國慶于微博或線下會議中爆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后,她的從容救場和淡然一笑,也包括在當當網上市的無限風光之后,坦然面對如今的危機。
有人說,當當已經遇到了邁不過去的坎。俞渝最近頻頻發聲,正是在毫不避諱地剖析這個“邁不過去”的危機:當當網市值蒸發一半,毛利率從上市之初的22%一路下跌到13%,市值被低估乃至落后于后起之秀,前途難測……
把鮮血淋漓的傷口坦然剖析給別人甚至競爭對手看,這勇氣和魄力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只有此時,俞渝骨子里褪不去的重慶妹子的“潑辣”,才使得她“淡定姐”的形象更加飽滿和立體。
2000年的中國,當俞渝大字不識的婆婆都問俞渝什么叫電子商務的時候,俞渝很冷靜地給網絡公司潑冷水,她反倒去談毛利率、談美國股票的滑鐵盧、談明年不知道還能見到多少熟悉的面孔。
后來網絡公司從云端跌入谷底,成了泡沫的代名詞。風險投資家、股市和輿論開始對互聯網公司避之唯恐不及,特別是當當網采用的 B2C的商業模式,很快就不被投資者看好,很多原來做B2C的企業開始改模式,改成B2B或者改成應用服務提供(ASP),但俞渝不為所動,她有她淡定的堅持——有過5年在華爾街投資銀行經歷的俞渝說,要讓企業把投資銀行的脈是不可能的。
業界流傳很多關于這個重慶妹子的軼事。有記者和俞渝約定采訪的地點在一家書吧,去之前記者接到了一張清晰的行程圖。俞渝說這個地方她只是3年前來過一次,然后回去后就隨手畫了張圖放在電腦里,并發給公司行政部。記者收到的那張就是當初她畫的。
俞渝說:“我做完了一件事,是不愿意重復第二遍的,所以我可能會把很多東西模式化、模板化,就像我現在用的文件是我1993年的那個模式,我覺得,人的精力要發揮出高效率,做有意思的東西。”
這是俞渝的習慣:嚴格制定并尊重規則,同時保持適度的彈性。所以在其他人為各種事務而忙亂抓狂之時,俞渝這個超級理性的程序主義者,總能泰然高效地完成繁雜的工作任務。對于網上零售這樣一個瑣碎的行業,女性天生的細致與耐心被俞渝發揮得淋漓盡致。
俞渝推崇那種隱忍、克制然而無比堅決、充滿勇氣、堅持原則的女性風格。正如外界所評價的那樣:“這是一種無堅不摧的、推土機式的大女人精神,這種精神的能量,我們在當當遇到每一次危機的時候,甚至在俞渝處理婚姻關系的時候,都能夠清楚地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