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仍在繼續轉型。甩掉X86服務器這個“包袱”后,它繼續快速拋售增長乏力的硬件業務,集中發展軟件和服務業務。
這一點業界在IBM Connect 2014大會上也得到了印證,當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關注通過軟件與服務來節約成本的時候,IBM卻在告訴大家如何借助社交工具加強協作,并保持企業的領先優勢。會上,IBM的合作伙伴們試圖通過各行業的案例來證明這一點。
IBM應用洞察中心最近對世界各地的800多位IT和經營決策者開展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領先企業正在借助社交商務工具提高協作效率、改善客戶體驗。而據IDC的數據顯示,企業社交平臺市場的業務價值到2016年將達到45億美元,也就是未來幾年內將增長43%。
面對高漲的需求,IBM展開了一系列引導企業發展社交商務的運動。“我們計劃從根本上改善組織的運營模式。”IBM全球副總裁Kevin Cavanaugh表示,IBM所講的社交商務其實整合了移動、大數據、云和社交,構成了一個能夠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平臺。
聚合員工智慧智力資本為企業護航
Berlitz是一家語言服務提供商,在世界75個國家開設了550個培訓中心,講師和員工超過萬人,面向公司和政府機構、學生以及其他個人提供語言服務。
可是,Berlitz的負責人一語道破了作為跨國公司面對的挑戰:“我們的員工不能輕松地相互分享知識。”為幫助其加快全球化和改進員工溝通,他們急需一個讓員工共享日常信息、戰略方向、目標以及促進全球合作的系統。此外,他們還需要用于根據員工的經驗、技能和專長來識別和聯系的各種工具。
在這種情況下,IBM這個集合了移動、大數據、云、社交的平臺成為Berlitz打破瓶頸的最有力工具。在IBM的幫助下,Berlitz高層消息和指示、信息以及部門級新聞的集中式共享成為可能,不僅做到了員工之間的無縫溝通,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極大了提升了員工的滿意度。Berlitz的改變是對社交商務的肯定。
提到社交,大多數人立刻就會想到Facebook、Twitter、微信、微博、個人空間等。事實上,很多企業都在努力借助這些社交工具推動企業的銷售,很多大型企業還通過這些工具實現快速高效的內部溝通。但是,社交商務絕不是簡單地等同于社交網絡的應用。
通過大數據分析模型,Berlitz能夠從紛繁復雜的社交信息中找到員工的“新檔案”,分析員工的特長、背景和技能后,根據“新檔案”Berlitz將擁有一個允許員工根據興趣、專長和業務需要而成立的虛擬團體,進而也可以根據業務的需求找到適合的人。
所以創建客戶、員工或合作伙伴的網絡是一回事,改變企業的經營流程,使之真正具備“社交性”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例如,無論開發人員或研究人員身在何處,使用社交工具的企業都能更好地把他們聯系起來,實現跨地域或跨時區協作開發。社交商務不僅僅是協作,而是將社交技術運用于業務流程,從根本上改善組織的運營方式。
基于社交商務的實踐,CEMEX公司也保住了全球建材第一的位置。這家擁有4.7萬員工,業務遍及50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達140億美元的企業,希望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迅速改變企業文化,于是在社交商務方面與IBM達成合作。今天,CEMEX的員工可以充分利用維基、博客和論壇,在500多個虛擬社區內共享他們的信息、見解、想法、經驗和最佳實踐。
諸如Berlitz和CEMEX公司這樣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社交商務將有助于開創全新的業務模式。而那些踟躕不前的企業,將被使用了社交商務技術、轉型為社交商務型企業的競爭對手們遠遠拋到后面。
授之以漁從理念到業務的雙贏
社交商務不只是跨國公司的“專利”,任何一家身處激烈市場競爭態勢的企業都可以將社交商務轉化為自身企業發展的“福利”。
在IBM Connect 2014大會現場,記者也發現了不少中國企業。北汽福田在經歷了中國汽車市場的血雨腥風后,找到了自己在商用市場的位置,過去一年福田商用汽車的制造跟數量已經是全世界第一。“比起業務層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IBM對整個北汽福田企業理念和文化的改變。”在北汽福田CIO楊國濤看來,與IBM的合作對北汽福田能夠得到今天的市場地位很重要。
“過去幾年福田一直都在專注一件事——企業再造,在IBM的幫助下我們調整設計新的組織能力以應對未來。”楊國濤表示,福田做出來的是有競爭力的汽車,在和IBM合作的過程中,福田對IBM理念以及創新能力非常認同,這給福田的發展帶來極大信心。
從最早提出“以客戶為中心”到今天的“社交商務”,作為剛剛跨越百年歷史的高科技企業,IBM經歷了多次轉型,這個過程中,IBM也將“轉型”深刻融入合作伙伴們的血液中,帶領它們向高價值業務轉移。
“IBM的轉型跟隨著時代的潮流,就像10年前,我們已經在看今天的發展。”Kevin Cavanaugh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10年前,人們可能不會想到移動終端的應用會遠遠超越PC,IBM看到了事物本質在發生變化。
“IBM基于自身和全球許多客戶的寶貴轉型經驗得出了一套方法體系論,目的就是為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轉型解決方案。”或許從Kevin Cavanaugh的這句解釋中,能夠得出福田汽車這個“追隨者”對發展的渴求。
在Kevin Cavanaugh遇到的諸多客戶中,客戶的人事部領導常常提出這樣的問題,招聘員工需要懂得社交業務的技術嗎?“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會讓IT部門的領導同時把HR部門的領導一起請來,我會告訴他們如何利用社交的技術解決招聘員工、辦理入職、績效考評、培訓等問題。”Kevin Cavanaugh表示。
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福田汽車用IBM的社交商務系統,打破部門與部門之間“閉塞”的通道,將部門之間的協同辦公升華到企業整個團隊的協同工作。
捆綁利益從單獨個體到多元融合
Susan Emerick是就職于IBM的一位項目經理,過去幾年,她致力于將社交商務傳遞給那些渴望做大做強的公司。“社交商務對任何一個企業的幫助都很大,但有一點,這些企業處于激烈的競爭中,渴望成為行業翹楚。”
對每一個尋求幫助的企業,IBM都會做到端到端的教練式服務。“我們不僅與客戶一道制定社交商務戰略,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成功落地執行。”Susan Emerick和自己的團隊會深入企業中,“首先我們會給企業建立目標管理,然后說服該公司高層支持決策。”
涉及到具體實施的時候,IBM通常會有一系列的模塊,引導相關人員共同參與實施。“這是一項難以被量化的工作。”對于Susan Emerick來說,最大的挑戰莫過于此,這個階段往往一些“短視”的企業可能因為在短短幾個月沒有理想收效而改變計劃。
“我們需要和客戶,以及客戶的合作伙伴們建立一個共同的目標。” Susan Emerick告訴記者,項目的實施者需要隨時根據市場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不偏離大家共同的初衷。
“盡管沒有具項衡量社交商務的指標,但是它能夠準確地衡量企業對待客戶的關系,以及用社交業務來逼迫企業自身的創新。”Kevin Cavanaugh試圖通過IBM在社交商務的探索,來證明它對企業實現的真正價值。
IBM自身的實施階段注重兩個方面,首先是側重建立一個給自己銷售隊伍使用的應用,相當于聯系客戶用的“基地”,所有銷售隊伍的人員都要到內部的“基地”去調取信息,再互相交流信息,相當于一個內部的社交工具。其次是給工程師一個社交群體網站,這是一個面向公司尋找專業人員的地方。
比如,銷售需要有一個專業技術支持,就到工程師的網點去找懂這方面業務的工程師,請他過來幫忙。“這是IBM踐行社交商務的開端,如今,社交商務已經構成了企業、客戶、咨詢等多方無隔閡的平臺,在瞬息萬變的社交大數據里,幫助企業找到靈感。” Kevin Cavanaugh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