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哪位神仙曾經建議我:統計一下藝術圈在招待尤其是宴請上的花銷,據說就能大致清楚藝術市場火爆與否。
而杜月笙的名言是:“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和情面。”當然,即便是杜月笙也不能預見,時至今日藝術圈的飯局又豈是一碗面能消受能打發的。
想起來那位神仙哥哥確實是個人精,因為藝術圈的飯局越來越接近土豪金。
你看,藝術家展覽不管個展還是群展都得有開幕式晚宴吧?!拍賣行各季拍賣得招待大客戶吧?!藝術機構某某周年得慶祝吧?!新機構成立也得用筵席露個臉吧?!大型活動得差旅吃喝招待吧?!日常還有朋友宴會還得有人情宴會吧?!不管怎么算,“吃”還真心是人生第一大事!
當然,我不是說真的去算林林總總的招待費用,但是這一啟發引得我老是在大吃大喝的時候浮想聯翩。說起來,乃們都是這吃喝玩樂的受益者,甚至有人天天趕飯局,有藝術圈在,藝術界定然不會路有凍死骨,因為藝術圈早就進了朱門,日日逼近韓熙載夜宴圖啦。
以神仙哥哥的預測和我不成熟的看法,藝術圈的飯局在某種意義上的確意味著藝術家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藝術市場之起伏。
現在很多成名藝術家還常常遙想當年,或者說圓明園時期的一顆白菜一碗面條給大伙兒帶來的幸福,同時也常常挑剔今天的飯局太差了沒意思等等。圓明園時期我是沒趕上,2000年大伙兒成天泡酒吧吃大鍋飯的日子倒是親身體驗過的,那時候詩人、藝術家、導演都混作一堆,即便喝多了也是醉在藝術討論的真性情中,想起來有太多的懷念和追憶。
今天就真的完全不一樣了。飯桌上討論的是畫展怎么辦、買了什么車、入了什么房、畫廊怎么合作,拍賣有啥樣技巧等等不一而足,只是很多人惘然了。
市場就是雙刃劍,大家心里很清楚。但是我們享受市場帶來幸福的同時,我們的心忍不住往幸福感靠了再靠,都有意識地去疏遠藝術會帶來的痛感。所以我不受控制地小小惡心一下:如果日子突然回到從前……
其實回到從前我也不想的,估計誰都不想。這不,從九十月開始,大宴一個接著一個,拍賣場好消息也是一個接著一個,今年秋拍某些版塊拉升、某些“鮮肉”藏家出現都是極為鼓舞人心的利好消息。所以,毫無疑問,藝術圈的飯局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