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匡時2013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以19.9億元圓滿收槌,其中過千萬元的拍品有24件,過500萬的拍品有79件,并出現了10個白手套專場。“澄道”—中國書畫夜場不負眾望以4.15億元的成交額成為本次秋拍的一大亮點,北宋刻本《禮部韻略》經20余輪激烈的競價后以2,990萬元成交,黃胄《巡邏圖》拍出了4,542.5萬元的成績。
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表示:藝術品市場經歷兩年的調整后,走出了前期的低迷狀態,市場信心得到恢復,并有很多新買家進入市場。得力于新老藏家的大力支持,此次拍賣結果振奮人心,中國書畫、油畫雕塑以及瓷器雜項等版塊市場都有明顯回暖,尤其近現代書畫,更是捷報頻傳。匡時開辟的品牌專場“澄道—中國書畫夜場”也得到了市場與藏家的充分認可,再創4.15億元佳績。北京匡時將繼續堅持以價值訴求為根本,以深度挖掘拍品文化內涵為核心的藝術品拍賣路線,力圖為廣大藏家客戶提供最為專業優質的服務。
澄道夜場4.15億元領銜拍場
“澄道”—中國書畫夜場總成交4.15億元領銜拍場。虛谷、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林風眠、陸儼少、黃胄等50余件近現代大師代表題材作品均表現不俗。黃胄《巡邏圖》1,600萬元起拍,經數十輪競價后以4,542.5萬元成交。齊白石 《花卉草蟲冊》,300萬元起拍,最后以2,070萬元成交。本場封面拍品張大千《仿陳老蓮覓句圖》以300萬起拍,場內買家直接出價600萬,在多位買家的廝殺之下,最終以以1,897.5萬元成交。陸儼少 《江南山色》、傅抱石 《幽谷話舊》、郭沫若《行書毛主席詞》均拍出1,725萬元的成績。傅抱石 《鏡泊飛泉》以1,437.5萬元成交;齊白石《湖光帆影》拍得1,380萬元;錢松嵒 《山高水長》1,092.5萬元成交。另外虛谷《花卉蔬果冊》、李可染 《峨眉溪澗圖》、 齊白石《絲瓜草蟲》、李可染 《峨眉溪澗圖》均以超出千萬的價格成交。
北宋刻本《禮部韻略》2,990萬元
本次秋拍重量級拍品北宋刻本《禮部韻略》以600萬元起拍后,競價循著階梯步步高升,后有買家直接出價1,500萬元,場內競爭陷入膠著狀態,最終以2,600萬元落槌,含傭金成交價為2,990萬元。北宋刻本無論公私所藏,皆是寥若晨星,這部海內外現存最早的《禮部韻略》刻本,實為珍貴典籍的重大發現。作為兩宋科舉考試的權威官韻,《禮部韻略》具有崇高的地位。這部《禮部韻略》刊刻時間在北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至英宗治平四年(1067)之間,不僅比日本真福寺藏本刊刻時間早,而且去聲、入聲兩卷保存完好,可補真福寺之失,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文獻價值、文化價值。
古代書畫成交2.77億元
“嘉樹堂”藏明人扇面書畫專場備受藏家青睞,甄選的40余幅明人扇面書畫精品全數成交,成交總額達2,596萬元。其中鄭重 《仙山樓閣圖》拍得207萬元;邢侗的《臨王羲之<兒女帖>》以161萬元成交。古代繪畫專場成交額為1.52億元。龐萊臣舊藏的王翚《南溪高逸圖》最為引人注目,此作2,000萬元起拍,多輪競拍后不負眾望以 4,025萬元成交。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中的董邦達《溪山清遠》山水冊也表現不俗,在多位藏家的競逐中拍出了1,552.5萬元的成績。清溪道人程正揆的《江山臥游圖》932萬元成交。古代書法專場薈萃董其昌、王鐸、倪元路、傅山等都書畫大家作品,市場表現穩健,總成交9,905.41萬元。其中乾隆帝《行書御筆分題詩冊》980萬元起拍,多輪激烈競價后以1,610萬元成交,奪得專場桂冠。榮寶齋舊藏的王鐸行書《重游湖心寺》出版著錄累累,最后以897萬元成交。傅山《草書李商隱詩》經朱屺瞻、王一平遞藏,堪稱傅山草書中的重要作品,拍場以828萬成交。
私人珍藏專場共得3.76億元 創多個白手套佳績
今秋特別策劃的多個私人珍藏專場幾乎囊括了20世紀重要的翰墨名流、畫壇精英,本次拍賣共得3.76億元,并有“海唐精舍”專場、“云起山房”專場、“苦樂齋”藏謝稚柳作品專場、“溪隱山房”專場、“蕉葉草堂”專場等5個專場都創下了白手套的佳績。 “海唐精舍”專場中齊白石《百壽圖》以632.5萬元成交;徐悲鴻的《蕉蔭小貓》的上款人是意大利朝野名流李息登史坦因,拍場以621萬元成交。“云起山房”珍藏的張大千《集錦冊》 拍出了1,495萬元的成績。 “苦樂齋”藏謝稚柳作品專場和“苦樂齋”藏近現代書畫專場競價激烈,多件精品均以高出估價數倍的價格成交,如謝稚柳《水邨圖》估價200萬元左右,在多位藏家競爭中最后以1,115.5萬元成交;謝稚柳《峨眉金頂》以977.5萬元成交;潘天壽《朝霞》800萬元起拍,2,070萬元成交;傅抱石 《滿江紅》 多輪激烈競價后以1,667.5萬元成交;傅抱石《白云深處》700萬元起拍,1,610萬元成交。“蕉葉草堂”中黃胄《幸福一代》以繪畫的形式反映了中國人都熟知《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拍品受到多位藏家關注,1,500萬元起拍,數十輪激烈的競價后以4,025萬元成交;黃胄的另一件《眾美圖》也拍出了977.5萬元的成績。“溪隱山房”專場也以2,391萬元收官。
近現代書畫專場一和近現代書畫專場二共成交2.18億元,其中“沉思墨韻——盧沉、周思聰作品專題” 多數作品直接得自作者家屬,來源可靠,備受藏家關注,盧沉 《太白捉月圖》 以598萬元成交;周思聰 《朝露》拍得 575萬元。 吳冠中的《速寫冊頁》632.5萬元成交。徐悲鴻 《奔馬圖》以569.3萬元成交。溥儒 《三絕冊》460萬元成交。 “翰墨寄懷”—— 盧沉、周思聰藏畫專場囊括了20世紀后半葉京津、海上、長安、嶺南各地的畫壇精英的佳作,本次精心遴選的80件拍品全數成交,總額達2,520.69萬元。其中葉淺予《印度舞姿》以230萬元成交。錢化佛作品暨“萬佛樓”藏畫專場引發市場關注,現場競價激烈,總成交5,918萬元,成交率百分之百,多數拍品均以高出估價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成交。楊度《隸書四言聯》估價18萬元-20萬元,多輪競價后以609.5萬元成交 。章炳麟 胡適 梅蘭芳 吳昌碩 黃賓虹等題錢化佛《紅衣羅漢》圖 ,22萬元起拍,最后以575萬元成交,孫文《楷書“無量佛”》也拍得575萬元。
“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匯聚諸多民國政壇、文壇、書畫名家之作品,總成交額為4,496.27萬元。啟功 《行書十一言聯》 估價在160萬元-180萬元,最后在多位藏家的激烈競爭后,最終拍得638.25萬元。吳昌碩《行書十二言聯》現藏家得自于作者家屬,長達5尺,拍場以178.25萬元成交。當代水墨專場總成交額為7,941.3萬元。劉文西作為當代中國人物畫壇開宗立派的人物,其《古遜古麗》以402.5萬元成為本場首冠。何家英《閑云》作為其20世紀90年代繪畫風格成熟期的代表之作,最后以316.25萬元成交。
瓷器雜項成交2.06億元
瓷玉工藝品專場拍品涵蓋陶瓷、玉器、竹木雕、銅器等門類,總成交價7,365.4萬元。清乾隆白地粉彩纏枝蓮托八寶紋熏爐以368萬元成交;明正德年銅質阿文瓶以362.2萬元成交;黃釉墨彩牡丹紋卷缸成對保存完整,最終以287.5萬元成交。 “可以清心—茶道具、香道具專場”成交額為1,335萬元。其中,藏六造玉摘饕餮紋純金金壺以149.5萬元成交,為本場最高價拍品。“福報·萬千造化—金銅佛像專場”成交3,710萬元。明永樂“銅鎏金金剛薩埵、菩薩”為永宣宮廷造像的典范之作,經過多輪競拍以862.5萬元成交。此外,明宣德銅鎏金綠度母像、明永樂銅鎏金綠度母像分別以575萬元、368萬元成交。
“鏤月開云—豐三堂藏古器物專場”全數成交,總成交額為1,231.1萬元。法國貴族舊藏的清乾隆御制盤龍鎏金燭臺做工精致,且成對而出,實為難得,最終以172.5萬元成交。明剔紅胡人戲獅蓋盒原盒曾為王世襄舊藏,以126.5萬元成交。 “幾暇怡情—精品掐絲琺瑯及古器物專場”成交964.9萬元。清乾隆白玉三鑲如意以172.5萬元成交;清乾隆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花插149.5萬元成交。“皎陽綠波—芙蕖山房藏名家瓷器、文房古器物專場”成交939萬元。汪氏外甥袁林舊藏的汪野亭筆筒瓷板一組三件,是汪野亭所作的現存最大瓷板畫,經過多輪激烈競價后以287.5萬成交。“文玩拾譜—藝文館藏文房古器物專場”成交2,651萬元。清素田黃方章以517.5萬元成交。清 “竹垞”款隨形薄意鄉趣圖文田黃印以368萬元成交。“時和筆暢”—名家舊藏文房古器物專場成交1,027.5萬元。其中清乾隆御制圓明園四十景“鏤月開云”月兔玉髓印璽和清乾隆御銘“時和筆暢”天然有洞水中丞均以63.25萬元成交。 “珠光琳瑯之美—寶玉石珍專場”成交1,345.5萬元,清田黃薄意山水人物故事方章和清徐鄂為次山先生制田黃瑞獸鈕方章均以172.5萬元成交。
油畫雕塑斬獲1.3億元 谷文達作品創個人紀錄
油畫雕塑3個專場共拍出了1.3億元的佳績。谷文達創作于1985年的《兩種文化形態雜交的戲劇性B1-B3》以250萬元起拍,經幾十輪激烈競拍后最終以1,495萬元成交,創造了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楊飛云《唐韻》以724萬元成交。曾在《89-92中國現代藝術》中出版過曾梵志的《雙人體》經過多倫競價,最終以483萬元成交。蔡國強創作于2009年的《舞者思含》作以391萬元成交。 “踏浪彼岸—中國二十世紀重要藝術家專場”總成交額為2,003萬元。旅日藝術家關良的作品《上海港》以425.5萬元成交拔得頭籌;《蘋果與梨》經多輪競價以322萬元成交。旅法藝術家呂斯百家屬舊藏的多件呂斯百油畫作品首次現身拍場,受到廣大藏家關注,《春節野味》以333.5萬元成交。“重讀時代—中國油畫學會首屆展覽專場”成交1,672.1萬元,其中,段建偉作于1995年的《隊長》以40萬元起拍,經多輪競拍,最終以218.5萬元成交;忻東旺的《客》以130萬元起拍,最終以207萬元成交。
近現代及當代瓷與私藏家珍民國瓷兩個專場總成交額為6,258萬元。 私藏家珍民國瓷的作品價格一路走高,近現代及當代瓷版塊表現亦為優異。其中汪野亭(款)粉彩《四季圖》青綠山水掛屏一套(4屏)以506萬元成交。張松茂早年成名作之一,釉上彩《政權歸于蘇維埃—和平歸于各族人民》人物瓷板以345萬元成交。“方寸乾坤——國石篆刻專場”成交1,119.2萬元。壽山田黃石蘆雁圖薄意擺件是一件美石與雅雕完美結合的絕妙佳品,以181.7萬元成交。趙之謙刻封門青自用印有30次出版,為方節廠舊藏,最后以161萬元成交。“荊沙妙造—近現代及當代紫砂專場”成交4,707.64萬元。紫砂大師顧景舟在20世紀60年代創作極富形式之美的“笑罌壺”,以442.75萬元成交,奪得本場冠軍。何道洪大師所創的“十六竹壺”,僅僅有兩件存世,是何氏壺藝傳承創新之力作,200萬元起拍, 356.5萬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