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前言】
一般來說,寫文章是給讀者看的。無論是記敘、議論,還是說明,都要表達出某種內容。我們寫文章時一定要為讀者著想,讓讀者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否則,就達不到寫作的目的。這就對我們的寫作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文從字順。
唐朝詩人韓愈曾說過:“文從字順各識職。”所謂“文從字順”,就是指文章表達清楚,行文自然妥帖,不矯揉造作。簡單地說,就是清楚通順。這是寫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寫作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了。
【寫作指導】
“文從字順”的意思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用詞恰當、妥帖,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能通過恰當的詞語表達出來,使讀者讀后的感受與作者所期望表達的意念相吻合;二是句與句之間通順暢達,文氣貫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地表達出來。那么,同學們怎樣才能做到“文從字順”呢?大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作文用語進行仔細的推敲:
一、通順準確
通順準確主要體現在對詞語的搭配和排序上。通常情況下,漢語用詞有一定的搭配習慣。比如,我們可以說“深情厚誼”,也可以說“深厚情誼”;可以說“濃情蜜意”,卻不可以說“濃蜜情意”。再如蘇東坡年少的詩作,原作為“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而后蘇東坡在每句中間更改一字變為“清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扶”字不僅寫出了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也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顯得更加生動形象;“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潔,又兼顧了梅花的清雅,突出了兩者融為一體的景象,更加吻合詩人想要表達的意境。
二、語意連貫
連貫,指句與句之間要連接得上,段與段之間的過渡要合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此外還需注意:人稱清楚,立足點明確。句子之間的關系就好像鏈條,環環相扣,緊密相連,缺少其中的一環,鏈條就要斷開。同理,句意如果不連貫,就會使文章顯得支離破碎。當然,句子之間的關系比鏈條復雜得多。一般說來,句子主要是靠句意的自然延伸來連接的。換句話說,前一個句子的意思沒說完,后一個句子要接著說下去;說完了這層意思再說另外一層意思。句子如果不通順,磕磕絆絆,讀起來就很費勁;句子如果有錯誤,讀者就不知所云,甚至理解的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再如第三人稱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寫作時一定要明確“他”指代的是誰。否則,就會影響上下文的“連貫”,造成語意不明。
三、語言講究分寸
講話時要因時、因地、因聽眾不同而有所變化,使用語的感情色彩也要與環境相吻合,以達到更好的交際目的。寫文章也是如此。描繪事物時,在范圍、數量、程度、褒貶上都存在某些細微差別,若能敏銳地感知到這些差別,就有利于把自己的認識表達得精妙確切。
【精彩佳作】
夏日蓮花
□張 潔
說到夏日,就必須說到蓮花,遙望那一池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景象,那仙人般的氣質,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今年夏天,我又去看蓮花。來到池塘邊,放眼望去,那一池蓮花或仰或伏,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猶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傲然盛開,有著不俗的仙人之姿。此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滿池的碧綠,密密麻麻的蓮葉中冒出了一朵朵嬌艷的蓮花,猶如眾星捧月一般,令人贊不絕口。
一朵朵蓮花亭亭玉立,有的盡情盛開,隨風起舞;有的含苞待放,卻又不失優雅。看吧,還有蜻蜓呢,正在半開半合的蓮花上輕盈地跳著芭蕾舞,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呀!在我的身旁就有一朵盛開的蓮花,湊近一看,花瓣白中帶粉,粉里泛紅,無比晶瑩,一股股淡淡的幽香若有若無,沁人心脾。
好美呀!正當我想靠近這朵蓮花細細欣賞一番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我半個身子已經掉進了池塘。哇!一股嗆鼻的惡臭猛地襲來,我差點暈了過去,水面上還直冒泡。我趕忙屏住呼吸,顧不得又臟又臭的淤泥,連滾帶爬地上了池邊硬地,看著自己滿身淤泥的狼狽樣子,再看看陽光下那嬌艷動人的蓮花,我再次被它的美震驚了。此時此刻,我真正領略到了它的美,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出淤泥而不染”。
是的,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里,又有多少人能像這小小的蓮花一樣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我愿是那一朵小小的白蓮,只為守住心中那片純凈的天地。
點評:這是一篇散發著淡淡清香的美文。作者對所詠之物——蓮花進行細致的描寫,以飽蘸深情的筆觸,高度集中地描繪了蓮花優美的形態和清雅的內在神韻。
文章主題鮮明,語言生動形象,環境描寫細致入微,詩詞引用恰到好處,真可謂是一篇至情美文,給人帶來美的閱讀享受。
【誤區提醒】
一、要準確無誤地用經典詩句來巧妙表達那些剎那間產生的思維火花,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特色的文章。如引用楊萬里的詩句時,決不能將晝夜弄混,否則就是畫蛇添足。
二、寫出真情實感。如文末點題時要順理成章,才顯得不突兀。
【模擬考場】
英國的皮亞丹博物館收藏了兩幅畫,一幅是人體骨骼圖,一幅是人體循環圖。誰能想到,這竟是一個闖了禍的小學生的作品。當年,小學生麥克勞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內臟是什么樣的,就殺了一只狗,誰知這只狗恰好是校長的寵物。校長決定給他以懲罰,罰他完成上述兩幅畫。這促使麥克勞德在后來成為了著名的解剖學家。
閱讀上述材料,請以“闖禍與創新”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