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一輪滿月,如一朵盛開的玫瑰花飽含濃香,開在碧霄,鄉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月光在樹林里流淌,就像一個女子輕輕地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澀地讓這個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如山間濕地里冒出來的一朵褐色的蘑菇,鄉村靜臥在青龍似的大山腳下,綠樹翠竹掩映著農舍,花香鳥語纏繞著農舍,莊稼果樹環抱著農舍。此時,月光像一片輕柔的、巨大的白綢子把鄉村包了起來,一陣清涼的夜風悠悠吹拂,送來溫馨的泥土氣息和莊稼幽香;夜風像一壺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樹、竹灌得有點微醉,細小的枝葉擺來擺去,弄出些細雨樣的沙沙聲。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如山菊花似的細碎,星星點點地灑在院子里;幾扇窗子染上蠟黃的燈光,隱隱約約從綠紗幔中透射出來,融入月色里。
——向衛華《鄉村的夜晚》
[片段二]
屋檐下看雨聽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時候,屋外是潮濕的世界,大雨順著屋檐開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聲,兩聲……雨點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輕輕地彈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變成了雨線,一條,兩條……然后變成了雨簾。每每那時,總會看見老母雞帶著一隊小雞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雞用自己寬大的羽翼保護著小雞,小雞在嘰嘰地叫著,老母雞咯咯咯地回應,聲音透著慈愛。后來讀到唐代詩人王建的《聽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聲落落屋檐頭……”我總會想起童年時在屋檐下看雨聽雨的情景,也更引起我想家的情懷。
——梁惠娣《屋檐下游走的光陰》
【比較鑒賞】
把大自然的旖旎風光描繪得生動形象,是作者仔細觀察后得到的結果。那么,怎樣才能把大自然千姿百態的景物描寫得更加具體生動,更加富有魅力呢?這就需要同學們在恰當的時候,選擇準確形象的修辭手法進行寫作了。
在片段一中,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鄉村的夜晚寧謐、沉靜而又充滿情趣的特征,讓我們仿佛回到了鄉村的那個簡單而又難忘的夜晚,進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暢游。
在片段二中,作者則精心描繪了其在屋檐下看雨、聽雨時的情景,動靜相宜,祥和溫馨。尤其是在描寫雨的情態時,作者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雨絲比作“多情女子的巧手”,將雨絲柔和細密的特征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