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新型城鎮化

建立水基金,解決水污染
馬蔚華 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治理水污染問題應多頭并舉,多管齊下。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應將自身利潤的一部分留存治污;政府也可征收生態稅,建立長期的治污資金來源;作為市場主體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也應責無旁貸,積極參與到中國生態環境的治理中來。
證監會應鼓勵那些自覺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污染的企業,支持對同等條件下環境保護更好的企業優先上市,同時推動綠色基金的設立;保險公司也可發行綠色保險,讓企業購買防污染保險。
解決中國水問題,需從三個方面入手
王浩 中國工程院院士
解決中國的水問題,要關注水安全、水環境和水生態,建設水景觀、水文化和水產業,在推動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從數量、質量和效率三個方面,為用水制定監管紅線。
小微金融:亞洲的創新與實踐

小微金融發展三大突破口
董文標 民生銀行董事長
觀念、模式、制度設計是小微金融發展的三大突破口。
第一,小微貸款“風險大、成本高”的觀念是某些經濟學家的誤導,本身就大錯特錯,影響了小微企業這一弱勢群體的融資狀況。
第二,商業銀行應采用“模塊化、批量化”的商業模式,設置小微金融“流水線”,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并重視售后服務。
第三,制度設計方面,依靠政府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重視,并加以引導。
破解“融資難”、“融資貴”需靠金融機構創新
黃榮 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
小微企業自身具有輕資產、缺乏抵押物的產業特點,這從根本上造成了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該問題將一直存在,靠企業自身無法解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金融機構進行創新,發展新型金融產品,發展新型金融服務形式,把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業務作為重點業務,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發展。
央行的未來

控制通貨膨脹率最為重要
周小川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央行歷來強調貨幣政策調控主要包括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率、新增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等4個指標,但4個指標的權重會動態調整。根據當前情況,央行可把促進就業作為重要參考目標,但控制通貨膨脹更為重要。
企業走出去

如何進行優勢互補對企業走出去至關重要
柳傳志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眾多企業目前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走出去”勢在必行。先走出去的企業肯定會遇到一定困難,但繼續摸索、堅持往下走最后就能夠把這條路走通。“走出去”的重要意義在于需要想清楚為什么走出去,如何進行全球優勢互補。
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問題是融資難
馬蔚華 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企業走出去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融資難。首先,由于制度規定,貸款不能成為資本金的來源;其次,即便在境外建立企業,也難以在境外獲得投資,因為中國國內的信譽很難得到國外銀行的信任,本土銀行在全球的網絡也沒有形成。
改革:亞洲金融與貿易的新格局

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一定會成為現實
S t e p h e n G r o f f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
雖然目前談論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似乎為時尚早,甚至可能要幾十年后才能變成現實,但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未來一定會實現。
未來人民幣結算全球貿易將最為便利
林毅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隨著頁巖氣革命和海灣石油供應調整,中國將成為最主要的石油進口國。同時,中國的貿易量還在激增,將會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國。未來人民幣結算全球貿易會更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