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看到微博上有人轉發段子:“開封明倫街內環口有位大叔,白帽青衣騎小三輪吆喝五香羊蹄,煤爐上坐口咕嘟冒泡的鍋,鹵湯里煨燉好的羊蹄,油亮飄香離皮脫骨,仿佛一抖便會連皮帶肉掉下。咱喜歡小蹄,放入嘴里稍一吸吮,和著飽滿的湯汁,軟香的皮肉充盈齒間。羊蹄須趁熱,所以要拿了酒站在攤前,嚼著花生仁,用白酒煞下才好。”
我饞得舌頭都不知道怎么放。
當天晚上,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于開播了,我的微博和微信便遭瘋狂刷屏,相信你的也是。
而我最近剛買了新手機,第二天就在一家星級酒店,用這部號稱有4100萬像素的厲害手機,拍了一道規模非常厲害的海參菜。沒有經過任何美圖軟件的修飾,我將這張菜品圖發布到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很快就獲得了一個贊。于是我又將圖片上傳至剛注冊的圖片社交網站Inscagram,然后每隔5分鐘就查看一下有沒有人留言——一位跟我同時注冊該網站的朋友,因為發了一張烤豬蹄的照片而迅速收獲了一位外國粉絲。我非常羨慕,我也想有拜倒在中華美食之下的外國粉絲。
以前我挺瞧不上那些飯前拍圖黨,深覺得他們冒犯了美食的真諦。但是現在不一樣啦,我熱愛上了飯前拍照,并勵志要成為一個手機攝影師,希望將來有一天能為《國家地理》供圖,有必要的話我也愿意拜本報攝影師為師。
只要一想到我的那些世界各地的潛在粉絲們,我就不放過任何一個拍美食的機會。要是一道菜放在我的面前而我沒有趕在所有人下筷子之前拍到它最完美的模樣,我會覺得我辜負了數以百萬計的潛在粉絲,沒有肩負起傳播中華美食的重任,并且把餐館后廚里從洗菜工到墩子到掌勺的師傅都冒犯了。
如果我能在用手機拍攝并弘揚中華美食這條道路上堅持走下去,再結合一下專業強項,總有一天我要么加入《舌尖上的中國》攝制組,要么自己搞一個“舌尖上的××”。想到這里,我不禁發現自己竟然給所有的飯前拍照黨指出了一條明路。
當吃貨,有人吃成胖子,有人吃成餐廳創始人、暢銷書作家、美食博主;當飯前拍照黨,有人只顧著拍自己,有人勉強提高了ps能力,有人一生找不準焦點,而有人搞出了刷新收視率的紀錄片。
這些事兒跟味蕾準不準關系不大,重要的是你愛美食愛得有多深。愛吃不是熱愛生活的標志,愛吃不懶做才是。至于做什么,就看個人的喜好了。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談,愛上做一件事情,千萬不要讓它成為負擔。
別的就不多說了,諸君,努力加餐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