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本文中,我們對于尚處于學齡前階段的幼兒環保教育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表明,打造一個良好的幼兒園環境、將保護環境融入各個學科、多開展社會公益性活動以及實行家園共育的政策是保證該教育實效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幼兒 環保教育 公益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001-01
環境保護成為了當前時代發展的主題,低碳生活則是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梢娨雽崿F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大力的實行節能環保措施勢在必行。要想養成全社會良好的環保習慣,從娃娃階段,從幼兒園教育開始抓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從小培養其在相關方面的各種意識,我們才能夠實現以上所述的宏偉目標??梢妼τ谟變哼M行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在人生起步階段的幼兒園教育中,如果能夠融入保護環境的啟蒙教育,使得環保概念深入人心,必會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下面我將從多年的幼師工作經驗出發來對于如何將環保這一主題融入到傳統的幼兒教育模塊進行說明。
1 幼兒環保教育的措施
1.1 創建綠色精神文明的大環境
幼兒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幼兒園這個大環境的支撐。在一周的時間當中,學齡前兒童接觸最多的就是幼兒園,雖然兒童并不對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直接的接觸,但是事實上,其身處的這個大環境還是對于兒童其自身的變化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綠樹成蔭、花草繁茂的室內環境顯然與白茫茫的墻壁更能夠展現出幼兒園教育在環保意識方面向幼兒的滲透性。比如,我們可以在校園中以擺放各種節能環保的標志來達到教育的目的。由于學齡前的兒童識字不多,因而標志內容的體現不能夠以文字的形式來進行,我們只能夠以憨態可掬的卡通人物小熊或者小狗為代表,并涂上符合幼兒心理特征的顏色,從而讓其感到貼心與親切。例如,將小草擬人化,在其上方繪制一只腳,并表現出小草不甘被踩,委屈流淚的樣子,讓孩子們看到之后從內心當中對于小草當前的遭遇產生憐憫之心,從而將自身塑造成拯救小草的英雄。不僅今后會以身作責。面對他人隨意踩踏草坪的現象,自己也能夠勇敢的站出來,糾正對方的錯誤。校園的廣播系統也是深化教育的另外一種形式,通過反復的播放充滿著朝氣,積極向上的音樂,就能夠使得綠色傳遍整個校園,并傳到每一個人的心中。這些做法都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氣氛,極大的促進了環保教育的實效。
1.2 將環保概念融入各學科
幼兒的環境保護的意識教育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起來的,現在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來與之對應。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把握住機會,將環保的意識注入到幼兒園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去。比如,在給小朋友講到大自然中的水和聲音時,可以將課堂進行適當的延伸。告誡小朋友不要隨意的喝臟水,臟水對人體是非常有害的。從而烘托出,為了他人的健康,請不要污染水源的思想。在聆聽大自然的天籟之音中,我們也可以將噪音等問題融入其中。小孩子平時有大聲喧嘩,起哄的毛病,這嚴重的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為了給他人創造一個聆聽的好環境,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減少噪聲的污染,還大家一個清凈的環境。小朋友在學到這些之后,以后無論是自己,抑或是和父母一起逛商場,都會改掉大哭大鬧的壞毛病,乖乖的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個標準克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便達到了幼兒環保教育的目的。
1.3 開展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
有關環境保護的主題教育,我們不僅要在要理論上加以指導,更是要讓幼兒多參與實踐,在行動當中表現出來。在平日的節假日中,可以充分的以3月12日“植樹節”、6月5日“環境日”為契機,來開展相關的文藝匯演。在活動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自行利用身邊的廢物,譬如塑料袋、廢舊打印紙以及掛歷等工具,來一場時裝展示表演。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帶領大家到附近的大自然中去,讓孩子們與大自然來一個親密的接觸。帶著大家采集植物標本,幫助各種植被休整枝葉,并充分的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讓其充分的意識到其自身所感受到的種種快樂,都是拜大自然所賜。沒有了大自然的呵護,我們就將永遠的失去享有快樂的機會。孩子們在仔細聆聽老師的教誨之后,無不肩負起勇做自然環保小衛士的職責。
1.4 實行家園共育的育兒政策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單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有時并不能夠起到應有的效果。這時,我們還需要家庭教育的輔助。要求家長在家中努力的配合我們從一點一滴,最小的事情做起。用自身的行為來言傳身教,在司空見慣的行為和教導中來影響孩子,幫助孩子們建立起優良的環保習慣。比如,在清晨起床刷牙時,一般我們成年人的動作比較快,在刷牙的過程中,為了省事,讓水龍頭一直保持打開的狀態。而孩子們見了,也紛紛的效仿。但是由于其動作比較慢,以至于造成自來水大量的浪費。這時,家長可以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告誡孩子節約用水的重要性。親身示范,關掉水龍頭,待需要進行沖刷處理的時候在使得水龍頭保持打開的狀態。這樣便使得孩子在幼兒園中接受的節約用水的教學內容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延續。孩子們也能夠在內心中產生深刻的節水意識。另外,晚飯間的餐桌上,也是家園共育的重要環節。小孩子都有挑三揀四,浪費糧食的壞習慣。對于那些營養價值高、對于身體益處大的蔬菜通常置之不理,常常在飯后其碗里還剩有大量的青菜。這顯然是與節約糧食和資源的精神是相違背的。而看到此番情景的家長更是不能夠聽之任之,對此現象不聞不問,而是應該對于孩子的行為進行制止,向其大力宣傳糧食這種資源的來之不易,并努力使其改正這個不好的壞毛病。
2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一定要抓住小孩子年齡和身心階段的特點、以及其可接受的水平。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采用各種方式來對于兒童的思想進行一個疏導和培養。讓其明確自己作為祖國社會各項事業建設者所肩負的責任,激發起心中那一種熱愛大自然、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下一代中真正的樹立起環境保護的思想,教育的實效才不會衰退。
參考文獻
[1] 王曉艷.在環境創設中開展幼兒環保教育的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6):158.
[2] 白珍.注重幼兒環保教育.提高幼兒保護意識[J].學園:教育科研,2012(13):123.
[3] 李瑩.擁抱綠色回歸自然—— 走出幼兒園環保教育誤區培養幼兒環保意識[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