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觀、音樂的興趣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小學教學中,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是現代教學改革的重要學習方法。適時、適度的開展合作式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教學的質量。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合作式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幾點建議。
關鍵詞:合作式教學 小學音樂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c)-0251-01
新課程概念給教學工作帶來了重大變化,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是現代教學改革的重要學習方法。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以培養學生的審美為核心,讓學生主動參與,發展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合作意識。
作為現代人才,團隊協作意識已經成為人才基本素質要求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在現代教育中將合作意識貫通在教學中。現代音樂教學同樣需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式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采用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只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導致合作學習的表面化無法體現出合作學習的優勢,學習內容不能得到深化和延伸。在小組合作討論過程中,只有個別學生開動腦筋,大多數學生開小差,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環節失去意義。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共同參與的團隊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意識,認識到個體在小組學習中的重要性,并且可以讓學生對討論的過程和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在學習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找到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對音樂的學習中,學生的思維開拓了,合作中了解到個人要服從群體。在對音樂作品的鑒賞中,學生對作品中的情感產生共鳴,學生的團結友愛的集體觀念和互幫互助的高尚情操得到培養,也增情了學生積極進取的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習,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學不能顧全每個學生個體差異帶來的不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1 適時、適度的開展合作式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教學的質量
合作學習不能是“走過場”,應該注重實效,合作學習的“時”和“度”是教師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否則會適得其反。合作學習適時三個關鍵點。
1.1 爭論中尋找合作
在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產生爭執時,他們往往思維活躍,各抒己見,總有千條理由說服對方,學生的積極性高漲,產生的結果也是意想不到。恰在此時引入合作學習,學生在爭論中產生共鳴,達成共識。
1.2 共識中尋求合作
小學為音樂課,很多內容不僅是要演唱還需要表演,這也是音樂課不同于其他課程之處。為了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往往需要幾個學生進行演唱和表演,這同樣需要他們之間的通力合作。有時由教師點名,讓幾個學生表演,讓他們在較短時間內產生共識,同心合力完成,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較快融入新的合作小組的能力。有時則是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自己選擇小組成員,這樣往往效率較高。在表演中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學效果良好。如:在教完歌曲《小紅帽》后,我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對“小紅帽”的故事的了解,以小組的形式創編出一個小小音樂劇。孩子們頓時活躍起來,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紅帽、陰險狡猾的大灰狼在小組中誕生了,分別以唱歌、舞蹈、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動作協調,表情到位,收到了預期效果。
1.3 合作中得出結論
在高段教學中,在沒有得出規律性結論前,引入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總結規律,增強對知識的認識,提高教學效率。
2 抓住了合作學習的時機,只是一個開始,還要注重每次合作學習中的細節問題,也就是“適度”,才能增強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2.1 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形式要合理
課堂學習的組織方式主要是全班教學、小組學習和個人獨立學習,三種教學形式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小組合作學習是音樂教學應用較為廣泛的課堂組織形式,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一起學習、一起體驗,每個組員之間都相互激勵,競爭和合作共存。音樂的演唱形式有合唱、獨唱,他們是不同的概念和表現形式,音樂合作學習中依然要求同存異。
2.2 合作學習采用異質分組的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由于每個成員各方面的差異,要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既要善待自己也要懂得欣賞別人,才能發揮出團隊最大的能力。正是因為每個組內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性,這就是合作學習的分組原則── 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相幫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基礎。
2.3 合作學習的內容難易應當適中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有其局限性,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程度也不盡相同。如果學習內容太易,學生不需要動腦筋就能找出答案,合作就成為形式。相反,學習內容太難,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缺乏學習的興趣,就會感覺學習成為負擔,甚至迷失自己,產生沮喪、悲觀的心理,最后事與愿違。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合作學習要與班集體教學、個別化教學相結合,做到取長補短,才能體現合作學習的優越性。
3 結語
總之,鼓勵合作學習,不僅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而且促進師生之間教學相長,這也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只是該如何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更好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還有待于我們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共同探究和摸索。另外,要科學的評價學生,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完善教學管理,推動音樂課程的建設和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評價同樣重要,評價是為了關注學生、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如果高質量的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沒有高質量的評價,勢必影響合作學習的高效性。根據合作學習的內容確定匯報學習成果的方式。
參考文獻
[1]王薇.小學音樂綜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祖建磊.大家一起來,團結協作—— 合作式學習對學生的影響[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2010.
[3]高茅,楊亞萍,彭濤.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探索[C]//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08.
[4]戴家桂.交互合作式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初探[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2003.